第349节

    什么态度啊?
    肯定是王太后的意思,不然一国之主怎么能不见她这个一国的嫡公主呢!
    “臣,秦安君,拜见王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季阳看到这里,就特别生气,立刻上前,大礼参拜。
    他长得好,穿的更好,加上本人修炼了功法之后,一板起脸来,颇有谪仙一样的气质,大礼参拜之下,连赵姬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看到这样的秦安君,赵国焕荣公主立刻脸红了!
    一时之间竟然忘了避开大礼!
    两个贵女也是如此,红着脸,心头小鹿乱撞!
    赵姬自己被人怎么说道无所谓,谁让她出身不高呢,但是李季阳这大礼参拜拜的是她这个王太后,赵国来的焕荣公主和两位贵女是怎么回事?
    “小阳,起来!”赵姬先是轻声细语的将李季阳叫起来,然后她就发作了!
    “啪!”
    “哗啦!”
    上好的玻璃花茶杯子,带着花茶壶都被扫下了桌面,赵姬板着脸寒声喝问:“赵国真是好教养,别国大臣给王太后行礼都不知道避让,还嫡出的公主?就这样的人,出来也不嫌给赵国丢人!”
    赵国焕荣公主没想到秦国王太后说翻脸就翻脸!
    两个赵国的贵女也傻眼了!
    “来人!”赵姬一指赵国焕荣公主和两位贵女:“送她们回使臣馆,以后也不要让哀家见到,赵国,除非哀家死了,否则绝对不会同意联姻!”
    赵国焕荣公主还想说什么,但是秦国禁卫军雷厉风行,他们可不是赵国宫廷侍卫,直接上手扭着三个小姑娘就走!
    “你、你、本宫是赵国焕荣公主……你不能……你不能这么对本宫!”
    赵国焕荣公主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拖出了秦王宫,还不是秦王下的命令,而是惹怒了王太后!
    怎么惹怒的?
    赵国使臣急着问她,她敢说么?
    两位贵女也支支吾吾的不敢说!
    当天他们就被打包送出了咸阳城,第二天就上路归国,连国主的面都没见到!
    再说李季阳这边,他知道赵姬为什么生气:“干娘,你怎么忍了这么久?您是秦国的王太后了,不用搭理那三个丫头!”
    “本来只是想着,她们也是不容易,但是她们在你见礼的时候不避让,我就生气了!”赵姬身边的人快速的将现场打扫干净,顺便换上了奶茶和小酥饼。
    赵姬虽然也喜欢这个,但是这是李季阳最喜欢的吃食搭配。
    “还是干娘疼我!”李季阳舔着脸装嫩:“后宫如今大兴土木,就别让人再来了。”
    “嗯。”赵姬不乐意听那三个女子的事情,就恨恹得。
    “等我秦国将赵国打下来,让赵国公主给您当小丫鬟,烧水砍柴……。”李季阳故意逗她。
    赵姬果然高兴了许多。
    王太弟和李信又听了消息过来看李季阳,俩人一起终于让赵姬开心了。
    随后嬴政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个,加上嬴政当年在赵国过的并不好,干脆就让人将赵国使臣一行人赶走了!
    反正他早晚要打下赵国!
    晚上李季阳拉着羸政去了赵姬那里,王太弟带着李信去两宫太王太后那里用膳,俩孩子能闹腾,赵姬嫌烦,可两宫太王太后可稀罕了!
    今天可能是见到了赵国的人,赵姬竟然洗手做了一顿平常的晚饭。
    很普通的烤肉,没用什么佐料,就盐巴,有着肉质特有的新鲜和肉香,然后是干巴巴的烤饽饽,一碗大骨头汤。
    让羸政想起了当年,在赵国的时候,除夕,他的寿辰,立春等日子里,阿娘就会做这些东西给他。
    “阿娘放心,赵国,迟早打下来,让那个公主给您做洗脚婢!”羸政一边吃东西,一边承诺:“那俩贵女给您倒恭桶!”
    赵姬还没说什么,李季阳赶紧喊停:“正吃饭呢,你能不能不要说的那么恶心,干脆直接丢去柴房,让她们劈柴!”
    “那还不如刷马桶呢!”羸政故意的!
    李季阳这个气啊,恨不得咬他一口!
    赵姬笑弯了眼睛:“好好吃饭,都好好吃饭!”
    第404章 出行去颍川
    秦国火速将赵国使臣连带着公主贵女一起送回了赵国,焕荣公主连哭带嚎,甚至闹到了倡夫人那里:要不是倡夫人提议,她根本不会去秦国!
    倡夫人这个气啊!
    两个女人将赵王宫闹了个天翻地覆!
    最后还是倡夫人技高一筹,再加上赵王后也对这个娇气的小姑子无法忍受,干脆两个女人联手,将这位公主订了出去!
    定给了扈辄,平阳邑的守将,据说人长的十分英武,手下十万大军,号称李牧第二|当然,现在人家更是意气风发,李牧都逃到秦国去了!
    扈辄也是大贵族出身,不过因为他们家比较倒霉,秦赵边境都是他们家在驻守,一打起来他们家的人死的飞快!
    所以这个人是绝对不会投降秦国的,而赵王偃也是为了拉拢他给赵国卖命,这才将自己这位嫡妹许配给了他,当时秦国还没打到平阳邑。
    赵王偃也是真的讨厌了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妹妹,赶紧收拾收拾,嫁出去算了!
    他们这边热闹了,秦国也热闹了!
    也不知道是谁说漏了嘴,王太后和秦安君被赵国那个焕荣公主给欺负了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
    赵国公主来干什么的,谁不知道啊?
    她来了之后连看都没看一眼估公子,却对自家国主念念不忘,甚至对王太后还不敬!这让大家很是光火!
    在立秋之后,秦国猛攻赵国,又下了十座城池!
    或许真的是羸政说了什么,前方攻打赵国的桓骑大将军,在攻打赵国平阳邑的时候,直接宰了赵将扈辄!
    且斩首十万人!
    赵国的焕荣公主成了赵国最年轻的寡妇之一,赵国本土更是岌岌可危!
    只不过这一年,因为水渠都修好了,道路也都畅通了,羸政也在咸阳呆腻了,开始了他的巡回旅行,立秋之后,他大张旗鼓的带着人,到颍川郡去巡视,也就是后世河南的地方。
    其实是要去看看韩非的成果。
    李季阳跟他一起去的,这次出门,排场特别宏大,光是护卫就有一万!
    禁军两万,各种车架、内侍、宫女、御厨不计其数!
    嬴政还跟他说:“这准备的快了些,先将就一下吧,我只是想去看看韩非的颍川郡怎么样了。”
    “这已经不少人了!”李季阳看着长长的随从名单,眼睛都花了。
    “你有没有要带的人?”羸政问李季阳。
    “没有啊,我就还那三个,纯雅,李平和李安。”李季阳挠了挠头:“把赵喜带上吧,他整天在宫里,都没出去过。”
    “行,带上赵喜。”羸政想了想:“纯雅……二十八了吧?”
    “是啊!”李季阳记得纯雅当时看着成熟,其实问了年岁才发现,她比自己还小两岁呢!
    当年十二岁的小姑娘啊,就敢脱衣服那啥的……,真是想一想都觉得时光飞逝!
    “也该找个婆家了!”羸政想到那个被李季阳信任有加的侍女,据说小阳从来不让人守夜,而这个侍女是唯一能在公子门口打地铺的存在。
    秦安君府没有女主人,外头的事情是有公子和管家,内宅则是管家娘子和那个侍女说了算。
    “是啊!”李季阳没做他想:“可是,找个什么样的呢?我身边的李平和李安都成家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李平跟李安因为是秦安君的常随,早就娶妻生子了,孩子都在小学堂的小班上课了“我有个人选,他也觉得你那侍女不错,就是身份低了些……。”羸政不确定李季阳对纯雅是个什么打算,只能慢慢的试探一下。
    “我可以认她当妹妹!”李季阳立刻就道:“就好像兰奶母,她也是当了我那早就作古了父母的义女,成了我李家人,姓李名兰,嫁给了羊飞英么!”
    如今羊飞英都当了官了,虽然官职不那么高,可他身份在那儿摆着,秦安君的门客,到现在羊飞英还只是挂个名,但是一直帮李季阳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兰奶母如今也是官夫人了!
    “她比你小,就认你当……叔叔好了!”哥哥妹妹容易出事,还是认作叔叔吧,跟李信一个辈分。
    李季阳想了想:“也好。”
    辈分高了,自然有高的好处。
    在走之前,李季阳认了纯雅当大侄女,纯雅懵里懵懂,就成了李家的大小姐。
    然后嬴政就给赐了婚,赐婚士大夫范增!
    “你说赐婚给谁?”李季阳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发现他到了战国之后,总是出现幻听。
    “范增,他挺喜欢你家纯雅的,原来还想着出身不好,估计只能做侧室了,现在嘛,正室夫人妥妥的。”嬴政清空了纯雅,特别高兴!
    婚礼办的很快,满朝文武都去了!
    范增虽然官职不高可他是国主近臣,而且范增很会做人!
    这家伙八面玲珑的在秦国朝廷混的风生水起,娶得又是秦安君的干侄女。
    李季阳觉得纯雅跟了他这么多年,守了这么多年的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嫁妆给准备的足足的,包括房屋、店铺、田产等等,压箱底的钱就有两万金之多。
    这边进了范家的门,那边嫁妆还在秦安君府出门子呢!
    牛羊马匹、鸡猪鸭狗的陪送更是成群,以至于参加婚礼的人的都觉得秦安君这干侄女跟亲侄女似的。
    纯雅从此就成了李信的姐姐李雅,闺名雅,字纯雅。
    嫁了纯雅过后,李福的女儿接手了纯雅的位置,成了李季阳身边的侍女,小姑娘已经十二岁了,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
    她是李季阳看着长大的,家里人一直“大丫”、“大丫”的叫,李季阳觉得不好听:“女孩子,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才行。”
    “那就请公子给赐个名字!”李福管家对女儿叫什么没意见。
    “这么活泼可爱,就叫喜鹊吧!”李季阳看到这孩子,就像早上起来站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小喜鹊一样!
    于是,李季阳身边没有了纯雅,多了只小喜鹊。
    李季阳出行,当然不能带她,于是就带了李平李安和赵喜,三个人,他自觉足够了,东西他的空间里什么都有,护卫?拉倒吧!羸政带了那么多人,不缺他那仨瓜俩枣。
    但是李福管家不同意,给他配了一百个护卫,五十辆大车,衣食住行各个都有十几车东西。
新书推荐: 我有一颗长生瞳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退婚女配?无所谓我的爱人是苍生 神印:我的外公是魔神皇 长生:我的资质每天提升一点 凡人之烛龙开天 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斗破:我,仙帝之姿,举世无双! 庆余年:人在鉴查院,毒士主办! 逍遥地仙:开局获得镇元大仙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