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

    傅云英很难不触动。
    感动之余,更添忧虑,以真心换真心,若将来朱和昶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霍明锦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但是在她看来,真到了兜不住的那天,她应该亲口告诉朱和昶、袁三真相。
    幸好老楚王还在世,她已经想好那一天来临时怎么和朱和昶坦白。
    朱和昶连声催促傅云英,要她把帛书收好。
    想起她病着,不宜走动,又道:“你先放在枕头底下好了。”
    接着问起正事,“那晚你吃醉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傅云英抬眼看他。
    朱和昶道:“你别瞒着我,我身边的人不一定都听话老实,宫里那么多内侍、宫女,总有不长眼的。”
    还有宫女试图刺杀皇帝的。偌大的紫禁城,能让朱和昶信任的宫人不多。
    傅云英斟酌了几息,告诉他霍明锦和傅云章的怀疑,司礼监里面肯定有想害她的人,只是暂时还没查出幕后之人是谁。
    朱和昶沉吟片刻,脸色微沉,“这也不难,我本来就有裁抑司礼监的打算,等吉祥把消息放出去,司礼监乱起来,那些人定会露出马脚。”
    傅云英道:“裁抑司礼监和改革匠籍制度一样,得徐徐图之。”
    内阁大臣将自己的建议写在纸上附于奏章中,称为票拟。皇帝以朱笔在上面写下批示,为批红、朱批。
    宫中司礼监太监原先不识字,没什么文化,后来的都通文墨,并且有几任太监饱读诗书,才学不输朝中大臣。皇帝每天只亲批部分奏章,其他的奏折由司礼监掌印、秉笔代批。有些皇帝沉湎享乐,不理朝政,干脆由太监代行批红之权,太监得以独揽大权。
    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位高权重,一度可以和内阁首辅叫板,把文官们贬谪的贬谪,砍头的砍头,权势滔天。
    文官们,尤其是江南士大夫们对阉党恨之入骨,认为阉党作乱,蒙蔽圣听。
    其实太监批红的权力是皇帝给的,皇帝只是利用太监来监督压制内阁罢了。
    所以裁抑司礼监不能一刀子砍下去,得一步一步削弱他们,还得想好怎么处理好皇权和内阁大臣之间的矛盾,维持平衡。
    不然前脚把太监管服帖了,后脚大臣就会冒头架空皇帝。
    朱和昶明白做事不能太急,浅笑着说:“我好歹上了这么多天学,知道分寸。”
    谈了会儿正事,他起身,“扰了你半天,你早些休息,别急着回衙署,先把身体养好了。”
    傅云英目送他出去。
    门外又是一片响动,灯笼都靠拢过来,窗前一片朦胧淡黄火光。
    她低头看着手里半个橘子,撕下一瓣放进口中。
    还真是甜的。
    她不由得佩服朱和昶,坚持不懈,竟然真让他找到了。
    屏风外面响起脚步声,乔嘉走进来,问她有什么吩咐。
    她放下橘子,问:“二爷呢?”
    以前不管谁来看她,霍明锦都不会回避,顶多到隔间坐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
    今天却主动避开了。
    乔嘉答:“二爷回府去了。”
    傅云英还有话没说完,不过霍明锦已经走了,夜已深,明天再说也是一样的。
    但想到霍明锦方才的样子,她心中隐隐不安,道:“我有事和二爷说,请他过来一趟。”
    乔嘉应喏,出去了。
    半盏茶的工夫后,他折返回来,道:“公子,二爷不在府中,听说兵部那边出了点状况,他被人请走了,不知几时回来。”
    傅云英只得罢了。
    “等二爷回府,请他务必过来。”
    她想了想,加一句,“告诉他我想见他。”
    乔嘉答应下来。
    ……
    从傅家出来,朱和昶站在台阶上,扫一眼跟随自己出宫的随从。
    他身躯高大,因为小时候多病,肤色一直偏苍白,举止风流,相貌堂堂,玄色袍角在夜风中飞扬。
    内官们伺候他这么些天,渐渐摸清他的脾气,知道他这是动怒了,惴惴不安,屏气凝神,不敢稍动。
    皇上虽然宽以待人,但毕竟是天子,天子之怒,一般人承受不住。
    吉祥跟随朱和昶日子最久,见他冷冷瞥一眼刚才在傅家内院表现傲慢的小内侍,明白过来,给旁边的侍卫使眼色。
    侍卫会意,拉走小内侍。
    小内侍一头雾水,还没回宫,就被带走了。
    朱和昶一言不发,步下台阶,坐进早就侯在门外的马车里。
    吉祥一声清唱,銮驾起行。
    其他内官心有余悸,纷纷抹汗,跟在马车后面,小声问吉祥:“好端端的,万岁爷怎么生气了?”
    有机灵的内官看出点意思来,眼珠一转,试探着问:“莫不是因为林高对傅大人不敬,所以万岁爷不高兴?”
    吉祥抿嘴一笑,甩甩拂尘,慢条斯理道:“这对傅大人不敬,只是一条。皇上是天子,皇上爱和谁亲近,就和谁亲近,喜欢用谁,就用谁,还轮不着我们这些阉人来指手画脚。明知皇上信重傅大人,还不敬傅大人,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内官们若有所思。
    马车驶入宫门之中。
    乾清宫烧毁的南庑还在整修,走过广场的时候,能闻到新鲜而浓烈的木料香味。
    内官们手执宫灯,照出地上刻有格纹的地砖纹路。
    朱和昶拾级而上,风吹衣袂飘飘。
    吉祥小心翼翼和他说笑,提起傅云英,飞快撩起眼皮偷偷看他一眼,笑道:“皇上待傅大人真好。”
    知道傅大人病了,皇上特意派人回武昌府,搜罗了一大堆乡土之物,快马送回京师,自己看都没看,全都让人送到傅家去了。
    至于人参鹿茸燕窝什么的,那更是如流水一般赐给傅大人,别说是养病,就是当饭吃,傅大人一辈子都吃不完!
    黑暗中,朱和昶笑了一笑。
    台阶高耸,他回望宫城南边的方向,一双眸子闪闪发亮。
    “云哥待我也好。”
    他想起多年前,自己生病的时候,云哥过来看他。
    云哥不爱和人亲近,平时他想方设法讨好云哥,云哥不冷不热。
    但是看到他生病了,云哥真的担心他,容忍他的不着调,他故意靠到云哥身上,云哥没有推开他,扶着他在房里走路。
    他很高兴。
    云哥却只是老实说一句:“你病了,得对你好一点。”
    虽然是打击他的话,但这才是云哥。
    事后老楚王哈哈大笑,无情嘲笑他,“云哥只是同情你!宝儿,还是老爹对你好。”
    到如今还记得云哥和老爹坐在一起说话,一本正经,倒像是平辈人。
    但说到不苟言笑,云哥比老爹还稳重。
    云哥别扭,自己当然只好热情一点,不然云哥怎么会成为自己的好兄弟?
    朱和昶失笑了片刻。
    吉祥一双眼珠滴溜溜转来转去,写满精明。
    看来皇上虽然因为登基而有所变化,越来越威严,但和傅大人的情谊依旧,傅大人对自己有恩,帮自己洗刷冤屈,重回皇上身边,不管从私情还是以后的前途来说,以后见到傅大人,一定得小心伺候!
    ……
    次日开始,傅云英分批接见自己的幕僚。
    她询问哪些人熟知朝廷律法,有三人称自己略通一点。
    “有事劳先生们去办。”
    她示意王大郎把几本曾经流行于市井的小说拿出来。
    众人传看那几本小说,问:“可是这几本小说有什么不妥之处?”
    傅云英淡淡一笑,道:“并无不妥,只是想请先生们照着这几本小说写几本断案的书。”
    包公案之类的小说曾十分流行,那段时间天南海北写小说的人都想方设法搜集各地轰动一时的案子,假托包公之名,写成小说,卖得非常好。
    后来有人投机取巧,干脆找来官府判案的文书,从整个审案的过程到最后的判词、判罚,全部一字不漏照抄下来,也十分畅销。
    写书对幕僚们来说不算难,不过他们不明白傅云英的目的。
    “民间百姓,尤其是内宅妇人和不识字的人,不通律法,常常被欺瞒勒索。先生们便以几桩常见的案例为素材,将诉讼过程详细写出来,写得越通俗易懂约好。”
    幕僚们心思灵活,不必傅云英多解释,只听她说到这里,心中雪亮。
    平民大多不识字,不通律法,大多数人还以为告状只要到衙门前击鼓就行。大人是想用市井百姓最喜爱的小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学一点基本的律法常识。
    这倒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只是做了短时间之内并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没人会因此感激大人。
    吃力不讨好,大人为什么还要去做?
    傅云英不必和幕僚解释自己的想法,只需要吩咐下去就行。
    她还道:“书写成之后,编成曲子,教会戏班子,让他们四处传唱,尤其是要到各地乡间传唱。所有费用,都记在账上,按老规矩,各有奖赏。”
    幕僚们应喏。
    可别小瞧戏班子,他们四处漂泊,虽然唱词粗俗不堪,上不得台面,但经他们传唱的歌谣,朗朗上口,内容直接,很快就能传遍大江南北。当年太、祖皇帝也曾利用戏班子传唱自己的事迹,借以收买人心。
    ……
    见过幕僚,陆陆续续处理了一些杂事,乔嘉回来禀报,霍明锦还没回来。
    傅云英皱了皱眉。
新书推荐: 刚答应绿茶表白,校花带娃找上门 凡人:我有一个随身世界 谍海青云 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开局心声?高冷律师嘤嘤怪啊! 嫡长女上家庭综艺后爆红了 绝世唐门:龙王镇世! 就算你是魔教也得为国争光 斗罗助人为乐,帮唐三猎取1年魂 人在须弥:我能复制七神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