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节

    请旨去淮南赈灾,五皇子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吃得苦越多,赈灾的功劳越大。
    程卿能窥探到五皇子的心思,却没有揭破的道理。
    到了船上,灰尘没那么大了,不要求热水沐浴的话,河里的水随便取用,众人才稍微好些。
    从通州到天津卫,船第一次靠岸补给。
    运送到淮南的赈灾粮大家都不会碰,赈灾的几百人队伍,口粮耗损都要沿路补给。
    天津卫也有粮仓,朝廷的公文是跑在程卿一行人前面的,等程卿众人的船只靠岸时,天津卫这边应该连船带粮都准备好了才对。
    可五皇子让船靠岸后,天津卫这边拖拖沓沓,连粮食都没清点完。
    五皇子从通州调粮五千石,通州粮仓只用了一天就准备好了,天津卫这边只调三千石,却至今没清点完?
    五皇子年轻的脸庞上阴霾遍布。
    “两位程大人可愿一起上岸?”
    第418章 :拨粮不痛快的天津卫(2更)
    “自当听从殿下吩咐!”
    程卿站到五皇子身边,程知绪也默默出列。
    “殿下不必太着急,许是公文有延误。”
    程知绪这样说道。
    嘴上这样说着,其实心里明白,协同赈灾的旨意到了天津卫已经不像通州那么好使了。
    通州粮仓拨粮那么痛快,就是想赶紧把五皇子送走,不让五皇子继续停留在通州,京城里皇上的视线也不会落在通州粮仓上。
    通州粮仓储备的粮食可以供给整个京师,连区区五千石粮食都挤不出来,要掉脑袋的可不仅是一两人。
    天津卫就不同了,离京城稍远,也不是漕粮的最终储藏仓,要掏出三千石粮食,天津卫这边就扣扣索索——五皇子和程卿会怎么处理,程知绪很想知道。
    五皇子的视线扫过程卿和程知绪。
    两个都姓程,还是叔侄。
    一个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和自己一般年纪,并没有和地方官员打交道的经验。
    一个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在高升回京前一直担任着地方官,知县、知州和知府都做过,老于世故,有丰富的地方经验。
    这两叔侄偏偏不和。
    这是极好的安排。
    临行前,皇后娘娘教过他,五皇子以史为鉴,也明白皇上这样安排的原因。
    要的就是叔侄不和,如果程卿和程知绪关系十分融洽,皇上就不会派两人同去淮南赈灾。
    叔侄俩联手,能很轻易蒙蔽五皇子。
    从内心深处,五皇子更愿意信任程卿,想到“平衡”,五皇子也不反感程知绪的示好。
    在程知绪主动提出要跟着下船后,五皇子甚至对他和颜悦色道:“此事需得多多仰仗程侍郎。”
    程知绪谦虚几句,程卿也不失落。
    天津卫准备粮食不及时,大家下船就是去撕逼的,这种事二叔要是愿意抢着做,程卿很乐意让二叔自由发挥。
    下船时,程知绪跟在五皇子身边,程卿反落后几步,给崔彦使了一个眼色。
    崔彦是户部主事,天津卫这边的粮仓也归户部管,在通州交割五千石粮食时十分顺利,没有刻意刁难,崔彦也没有用武之地。
    瞧天津卫粮仓这拖沓的样子,许有了崔彦发挥的机会,程卿示意崔彦见机行事。
    该争的功劳就要争,凭什么便宜别人?
    程知绪虽有丰富的地方经验,在京城却是做吏部侍郎,户部的档案数据不会和吏部共享,官场经验程知绪比崔彦厉害许多,要说对天津卫粮仓的了解,程知绪肯定比不上崔彦。
    崔彦同样以眼神回应程卿,请她放心——崔彦亲爹至今没有消息,崔彦不在五皇子跟前露脸,怎么救爹?
    崔彦比程卿更着急。
    俞三看着两人眼神交流,将脸扭到了一边,仿佛毫不在意,其实比先前粗重的鼻息,已经泄露了俞三的心情。
    众人各有心思,跟着五皇子上岸。
    天津卫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又叫津沽,津门。
    要说历史,得追溯到隋朝,有了隋朝大运河,就有了天津卫,这地方一直是南方的粮食、丝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和转运中心。
    不过那时候这地方不叫‘天津’,真正建城就在本朝初,由代宗皇帝下旨筑城。
    代宗皇帝除了没生出个儿子,倒是给大魏留下不少功绩。
    现在天津卫不仅是水陆码头,也是军事重地,如今这里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个卫所,三个卫所额定的士兵人数接近两万人。
    码头上,就有军士巡逻,使得船只众多的码头井然有序,不至于陷入混乱。
    天津卫的军士没少见达官贵人,但当朝皇子倒是少见,主要是皇子们平日里也不出京,领的差事都在京城内就能解决。
    五皇子所乘的大船一靠岸,码头的船只们纷纷避让,一看船上插着的龙旗,众人就知道是贵人出行,哪敢和五皇子抢路。
    等上了岸,更有军士们跪地相迎。
    被人这样敬着,五皇子脸上并没有多少高兴,因为下了船,都没见天津粮仓的主事!
    天津筑城之初,大粮仓只有一个,直接由天津的卫所经历管辖,到当今继位,天津卫已有三仓,皇帝干脆在天津置了一个户部督粮分司,派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直接掌控仓储的运作及漕粮的收支。
    天津督粮分司的户部主事,和崔彦这个小主事可不同,掌管着天津三大粮仓,可谓是大权在握。
    五皇子要见这位主事,都在码头等了半个时辰。
    这位户部主事要完啊。
    程卿看五皇子的脸色,为天津督粮分司的户部主事默默点蜡。
    淮南赈灾,皇帝下旨向淮南运送四十万石粮食,由运河沿各地粮仓拨运。
    通州和天津的粮仓承运的数额较小,加起来也就八万石。
    五皇子在出发去淮南的路上,就要先带走一批粮食,剩下的粮食会跟在五皇子一行人后陆续抵达淮南。
    天津粮仓分到的赈灾总派额是三万石,五皇子要求立刻带走的不过是赈灾总派额的十分之一,通州粮仓能办到的事,天津粮仓却办不到,可不就是天津督粮分司户部主事的失职?
    五皇子在通州粮仓拿到的五千石粮食,大多是陈粮,早已窝了一肚子火气,天津这位户部主事还自己撞上来,难怪五皇子在码头等得越久,脸色越黑……半个时辰后,程卿默默点蜡的主事终于小跑着赶到。
    主事姓田,官服上还有脏污,脸上亦沾了黑灰,盖住了其白白胖胖的真面目,一见五皇子就噗通跪下请罪:
    “下官有罪,耽误了五殿下赈灾的行程,下官真是该死!”
    五皇子一肚子火气,被田主事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这位田主事不知从哪里赶来,竟这样狼狈。
    程知绪见五皇子被噎,就自己冷着脸开口:“殿下要治你拖延赈灾行程的罪,也要弄清楚三千石粮食在何处,几时才能上船,你不交待差事,先跪下请罪,是想陷殿下于不仁的困境?”
    码头上这么多人呢,田主事上来就跪,只磕头不说事儿,可不就是要陷五皇子于不仁么。
    人家把姿态放得这么低,五皇子怎好见面就处置他?
    程知绪见惯了田主事这样的老油条,一下就把田主事给戳穿了!
    第419章 :粮仓失火(3更)
    田主事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脸上沾着的黑灰被汗水一冲,更是没法看。
    程知绪戳破了田主事的小心思,田主事一看程知绪身穿三品官服,又辩驳不得,带着哭腔分辩道:
    “不是下官有意延误,是大盈仓昨夜失火,下官带人刚把火扑灭……”
    “失火了?!”
    五皇子知道田主事为什么敢姗姗来迟了。
    不是田主事有意怠慢皇子,是田主事俨然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拨粮不及时算什么,天津大盈仓失火,田主事已是板上钉钉要被问罪。
    天津一共有大运仓、大盈仓和广备仓三个粮仓,大盈仓是三个粮仓中储粮最多的,大盈仓失火,田主事这个督粮分司的一把手可真是当到头了。
    田主事提起大盈仓失火,忍不住失声痛哭。
    数万石粮食,被火烧得只剩下灰烬……“石”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历朝历代略有差别,魏太祖建国后颁布了大魏的统一计量标准,“一石”是150市斤!
    数万石的粮食,就是好几百万斤粮食,运送到淮南,可以养活多少受灾的百姓?
    就这样白白烧毁了!
    五皇子眼前一黑,若不是身边的人扶了一把,差点当场摔倒。
    这个消息,俨然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刀就捅在五皇子心上,让这位年轻的皇子殿下心痛无比。
    程卿给五皇子讲学有一段日子了,也算对五皇子有一定了解,一看五皇子神色也能猜到几分其心情。
    程知绪显然也没想到田主事姗姗来迟是这个原因,大盈仓失火被烧毁了?
    除了这个田主事,天津卫这边会牵连许多人。
    程知绪一时都不知是骂田主事好呢还是说几句安慰话。
    程卿见程知绪没说话,五皇子也神情恍惚,轻声叫了“殿下”,五皇子稳了稳心神,对田主事接连发问,不外乎是大盈仓失火的原因,以及被烧毁粮食的具体数量。
    田主事磕磕巴巴,说失火原因还在调查中,至于烧毁的粮食,仍在统计中。
    五皇子没有耐心在码头继续吹冷风,要求田主事带路,他要去失火的大盈仓亲自看看。
    田主事两脚发软,根本走不动路,都不用五皇子吩咐,俞三就带着几个军士架住了田主事。
    走不动不要紧,自有军士拖着田主事走。
    五皇子忧心忡忡,“刚离开京城就遇到这样的意外,天津卫粮仓损失惨重,不知可还有余粮拨运淮南。”
新书推荐: 重生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贫道丘处机 一切从梦华录开始 影帝的诸天轮回 英雄无敌之女皇之刃 年代福妻的咸鱼生活 末世刺客系统 联盟之卧龙军师 掠夺诸天之我有十万死士 我即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