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在巧妙的穿插着,小林演奏大提琴,与入殓时的动作对比。
拉琴时,当坐在纹着漂亮花纹的演奏椅13面积上时,务必要以温存的姿态,微微颔首,像拥着爱人亲密而温软的曲线一样拥着它,轻抚琴弦,声音缓缓从木质中空渗透、流淌、弥散、萦绕,宛如低语。?
入殓时,按压眼周、合拢唇瓣,抚平下颚,擦拭身体,更换丧衣,整理妆容,动作宛如大提琴的乐章,平静,细致,而怀着温柔的情感,充满着爱意。
到最后,小林拉琴与入殓的神色已经毫无差别……不……人们惊讶的发现,小林的拉琴神色甚至都添加了一分之前没有的庄重与温柔。
老周只是在入殓时的“上帝之美”,顾小凡不仅仅是做到了,而且竟然还带入了大提琴中……
我的天,这是何等出神入化的演技啊!
周闰发就算了,毕竟是成名已久的演员,大部分演员都在《卧虎藏龙》中看过他的精彩演出,而顾小凡,这个年仅22岁的顾小凡,竟然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这简直不可思议……
现在只有,史派西与莫基等少数几个人,发现了顾小凡其实并没有达到周闰发的高度,只是巧妙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令人产生了这样过一种错觉。
可就算这样,无论是华纳王牌经理人莫基,还是曾经奥斯卡影帝史派西,此刻心里的震惊却是更胜于其他人。
因为其他人只看到顾小凡在演技上的技艺,而他们则更是看到顾小凡导演能力上强大。
两人的心里都同时在问自己,一个同时拥有顶级演技,与顶级导演能力的人……只怕整个好莱坞,都找不出来吧……
莫基虽然早就在盯着顾小凡了,但是其实心里一直没有多么重视他,直到此刻,他才发现,他们六大的在内地面对的对手是多么的强大……
而银幕上故事依旧在继续着,得不到答案的妻子回了娘家,一个人住在母亲留下的屋子里,做着入殓师的小林全副身心都投入工作中,也没有好好的做饭,也没有收拾过几次屋子,仅有的休闲是在雪山背景蓝天帷幔中,坐在道路旁的山丘上拨弄他孩提时代的大提琴,伴着逐渐融化的河水,远方归家的大雁,演奏“念天地之悠悠”的婉转悠扬。
?生活的分歧令家人分开,离别令人无奈。
影院里发出一阵阵的惋惜声,似乎都在为小林妻子的离开感到无奈。
而到最终,是什么化解了分歧,顾小凡给出了答案,是死亡……
银幕上,勤劳了一生的澡堂大婶,此刻她躺在花团锦簇的棺木里,系着衬她的黄艳艳的颈巾,被推进黑洞洞的火化炉内,火炉边的老火火化说着:“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走向下一程的时候。”
小林妻子,终于放下了心结,理解的丈夫,不再逼迫小林辞去入殓师的职务。
?而最后的镜头里,小林心中一直相貌模糊,三十年来未曾联络过的父亲,在漫天落英缤纷中第一次接到他的讯息,竟然是死讯。面对着那苍老的曲线,小林喃喃自问,他这一生,算得了什么呢??
?一箱不值钱的遗物,一对遗下的母子,一次不成功的婚外情,一份普通的工作,一间家徒四壁,一场空……直到扳开那双僵硬的手,遗漏了自己六岁的心意。
才记起:一张微笑看着自己的脸,一双监督自己拉大提琴的眼,一对提着年幼的自己去泡汤的双臂,一张带着温度,交给自己沉甸甸心事的手,也唯有用自己的一双手,像是要耗尽三十年的爱与恨,思念与埋怨,将他的容颜细细描绘——那记忆中一直模糊的面孔,方才有了棱角,曾经不愿忆起,大概是唯恐记得便会提醒自己失去过什么吧。?
原本令人恐惧绝望的死亡,却带来了如此的平静与温馨,充满令人迷恋的亲情与爱意。
与万物和解,这才是这个故事在人们心中流淌而过留下的痕迹。
当字幕随着悠远大提琴声,缓缓升起的时候,那些带着挑剔目光而来的美国电影人都是一片沉默,很多人都陷入了一阵思考。
他们看过太多中国的奥斯卡竞选片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以西方人的视角躬着身子,讨好他们,你可以从电影的描述手法看的出来。
全部都是美国式的镜头,美国式的表达,哪里煽情,哪里要讲述人生,很多地方都流于刻意。
所以当他们这些美国电影人,看那些曾经的中国奥斯卡竞赛片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完全就是他们在看自己的一群学生,模仿者们,来复制他们的成功。
说白了,如果是这样,中国内地的电影无论怎么拍,他们都看不上眼。
可《入殓师》却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固有印象,顾小凡有了一种纯粹东方的思想,从人生成功与失败的纠结中跳脱了出来了,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
把最令人恐惧的死亡变成犹如像是诗歌一般美好的事物。
没有失败,没有成功,只有人与人之间之间面对死亡,温柔的和解,展现了人性最美好,最本真的模样。
这部电影在技巧层面已经可以说无可挑剔了,可最令人惊讶的是,电影传达那份温柔与宽容,在底蕴文化,甚至在背后描述故事者的人格上,都隐隐压倒了在场的所有人。
西方文化在近代被誉为世界文明的中心,是影视规则的制定者,在影视艺术上西方有西方文明的视角,当东方尾随西方,西方文明只会看不起这个学生。
可当东方人扬起头重新拾起自己原本最骄傲的文化时,用自己视角开始描述人生。
西方电影人突然发现,你竟然站着比他更高,看得比他更远……那种内心深处的震撼是远远比之前的怜悯要强烈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