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苦大师想了想,道:“令舅是户部陈大人?”
见卫若兰点头称是,百苦大师脸上带了点笑意,“檀越里面请。红尘内外人人皆平等,区区山野小庙,达官显贵来得,布衣百姓亦来得,男客来得,女客亦来得,只需不撞见不同院不窥探,便是守礼。檀越有心,亦是明理守礼。”
山庙虽小,到底也有数座禅院,各有间距。
“既如此,小子恭敬不如从命。”卫若兰掩住胸臆之间的一缕窃喜,“小子将跟来的小厮打发回去,以免在庙内淘气。”
说话间,四个小厮气喘吁吁地爬了上来,或背包袱,或负弓箭,或牵骏马,皆未空手。
卫若兰留下骏马和东西,果然把人都打发下山去了。
栓好马,行进正殿,望见案上所设之灵位,卫若兰蓦地惊异出声,在百苦大师目露疑惑的情况下解释道:“小子曾得林大人一番指点,此时忽见林大人之灵位,自然惊心。莫非,庙中贵客便是林大人家的女公子?”那么自己撞见的姑娘不就是林黛玉?不愧是世外仙姝。
百苦大师摇头道:“未通名号,老衲亦不知客人为谁,只从亡者知其姓林。”
黛玉替父母做法事,乃是追思其恩,祭拜其灵,没有显摆家世权位的意思,更不曾提及亡父有何功德于世,而百苦大师久居山野,亦不知林如海其人。
卫若兰略一思忖,便即明了其中深意。
想到一年前的半师之分,想到自己之赠导致林如海早逝数日,卫若兰恭恭敬敬地给林如海夫妇上了几柱清香,拜了几拜,刚起身,便见自己上山时看到两位嬷嬷之一出来代为还礼,道:“我们姑娘不便出来谢公子之礼,还请公子谅解。”
卫若兰连称不敢,“小子鲁莽,先前失礼,尚请姑娘见谅。”
刘嬷嬷摇摇头,是她考虑不周,未曾派人留意其他香客,如何能怨卫若兰的出现?只是庙里多了外男,少不得委屈黛玉,不能像这两日一样自在了。
“来者皆是客,不以贫贱男女而论,方是众生平等。大师有什么事情打发行虚小师父去通知我们姑娘一声,或者吩咐我们带来的四个小厮亦可。”刘嬷嬷对百苦大师说道,言下之意是她们一干女眷在庙内有外男的情况下不再轻易踏出禅院了,当然,做法事时除外,想必那时候也会让外男避开,这是黛玉前来的主要目的,无论如何都不会因外物而更改。
至于行虚,则是庙内唯一一位小沙弥,原是百苦大师捡来的濒死病婴,救活后收养在庙内,收为弟子,年方五岁,黛玉住在山庙里的这几日,都是他去传话。
其实在行虚之前,百苦大师和几位师兄弟慈悲为怀,虽然经年在山中苦修不入世,但偶尔入世却收养了很多弃儿,有的是捡来的,有的是附近百姓养不起特地送来的,数十年间不下二三百人,不料这些弃儿长大后很多人都忍受不了庙中的清修,或是还俗,或是投身别寺,庙中便只剩下这十几位老和尚和年纪最小尚不知世事的行虚。
黛玉主仆一干人住在东北角禅院,闭门不出,百苦大师念着和陈麒的交情,当晚安排卫若兰住在自己的清修之舍,各自严于律己,倒也相安无事。
第017章
顶着跪经之名前来寺庙的卫若兰难解胸中戾气,每日只在大殿跪半个时辰,然后他趁着住在山庙里的机会,在御林军提前半个月巡山戒严之前,踏遍了整座铁网山,将地形、山势以及猛兽分布都调查清楚,记在脑海里,好方便打围之用。
卫父越是不想让他出现在铁网山,他越是要争气。
十岁前有祖父祖母疼爱,虽然伤感于父母对自己和卫源不同的态度,但那时他到底年纪幼小,又有祖父百般维护,懵懂无知。其实面儿上卫父和卫太太对他和卫源一样,月钱、年例、四季衣裳、仆人数目、出门车马等都一样,让人挑不出错,所不同的是私下,卫源可以得到来自父母额外的东西,就像贾宝玉能得到贾母另外给不在份例内的丫鬟一样。
如今年纪渐长,渐渐明白自己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和卫源简直是云泥之别,他是地上的泥,无论容貌还是本事都不如自己的卫源则是天上的云。
祖母虽然在父亲提出让自己跪经祈福时明确表示出自己的反对,但是儿子说梦中佛祖指点说须得长子前去祈福方可保一家老小平安的说法,年事已高的祖母不得不妥协。即使都清楚卫父这种行为乃是打压长子抬举次子,作为人子,自己偏偏没有任何办法反驳。
卫若兰又恨又恼,恨父之无情,恼己之无能。他一直在想,面对如此父亲,自己该如何是好?难道真的继续由他左右自己的前程?
他如今可以断绝自己出现在围场上的机会,来日亦可阻止自己出人头地。
不想受制于父亲,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权势远在父亲之上,自己可以在朝堂上左右父亲,而父亲却不能左右自己,或者寻一株大树乘凉,这株大树寻常朝臣无法担任,须得是压制得住父亲的重臣,或者说是圣上。即使如此,自己为子他为父,仍旧受制于孝道,而且以自己的年纪,没有数十年的功夫怕是难以如愿。
二是出继,作为他人之嗣,便不再受制于生父,但是这个法子有伤骨肉亲情,也不能保证嗣父比生父更好,也没法继承祖上爵位和祖产,因此亦是下下之策。
卫若兰以前就想过这两条路,不过好端端的谁想认他人为父母呢?百善孝为先,他不会因为父母一时的偏心就恼羞成怒,脱离父母。只是,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发生后的现在,他突然萌生了离开的念头,觉得出继竟是上上之策。
父亲总是阻拦自己的前程,亦不曾善待自己,自己用秘籍里的方子淬炼筋骨气血时,试探从府里支取银子,被断然拒绝,又骂自己无事生非,转身却给卫源大开方便之门,花一万多两银子给卫源买了一匹汗血宝马和一副宝弓,大概那时候就开始为秋日的打围谋划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他不愿意娶史湘云,他父亲不敢指责祖母,又知一心想和史家结亲的卫太太是拗不过祖母才无奈推掉,就骂自己不知好歹。卫若兰很清楚卫太太想和史家结亲是为了不让自己有得力的妻族相助,但他没想到父亲想和史家结亲却是因为丁忧三年的他起复后职缺权势大不如从前,而他隶属史鼐麾下,自己的桀骜不驯,恰恰破坏了他的联姻大计。
依照父母偏心的程度,祖上的爵位和家业十有八九不会传给自己,虽然当朝一般都是嫡长子袭爵,庶子无缘,但不是没有其他嫡子袭爵的事情发生,卫源也是正儿八经的嫡子。作为父母,弄出一个不孝的罪名就会让自己失去爵位,概因不孝乃是十恶不赦之罪。
既有如此可能,自己又何必为了爵位和祖业留下?
没有祖业,自己有祖父留下的财物,有母亲留下的嫁妆,以及自己在各后妃娘家建造省亲别墅时大赚的一笔银子,出继后再置办一些庄田商铺,年年有进项,自己一个人又不比一个府的开销,久而久之,定会攒下一份庞大的家业。
没有爵位,自己可以挣自己的前程,哪怕终其一生都达不到爵位那么高的品级,但是他觉得自在,清净,没有那么多的烦扰,免得将来连自己的婚事都做不得主。
出继的人选卫若兰已经有了,就是他英年早逝的二叔。
卫父底下有两个嫡亲的兄弟,卫三叔尚在,和长兄、侄子分别继承了老爷子的财物,之所以没有卫二叔的份儿,乃因卫二叔十六岁从军,十八岁那年不幸战死沙场,身后无嗣。当时卫家善解人意,解除了他出征前刚刚订下的婚约,免得耽误对方终身,倒是那家姑娘不负夫义,出家做了女道士,终其一生未曾再嫁。
卫若兰觉得如果自己过继给二叔为嗣子的话,将来上无父母管束,亦无人拿捏自己的终身大事,反而还能继承卫家一份家业。
因卫母健在,卫父和卫三叔实未分家,只是老爷子临终前把自己的梯己分给子孙了。
发生过父母意欲和史家结亲一事,想到红楼梦话本里史湘云住在名声糟烂的荣国府那么久,自己家始终不曾解除婚约,导致最后也不知是因何成了白首双星,得到许多新鲜记忆的卫若兰此时极厌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仔细盘算了一下,卫若兰认为十分可行,继母不用说了,巴不得把自己过继出去,至于父亲,恐怕也是求之不得,唯一反对的大概就是祖母了,不过次子有嗣,祖母有可能动摇。
下定决心后,卫若兰神情为之一松,目前他先顾着皇家打围这件事,出继一事等过后再说,于是他步伐矫健地离开查探的山林,几个起落就从山脚出现在庙前,却见小沙弥行虚正坐在门前台阶上托腮打盹,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一点一点,口水滴到崭新的灰色僧袍上了。
卫若兰莞尔一笑,正欲不动声色地进去,行虚突然惊醒,睁眼打了个呵欠,揉揉眼睛猛地看到卫若兰,慌里慌张地跳起身,不料腿脚麻木,一头栽了下来。
“小师父小心!”距离他三四丈的卫若兰瞬间出现在台阶下,伸手捞住了他。
行虚脸蛋先因惊而白,后因羞而红,不等卫若兰放下自己,就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多谢男檀越的救命之恩。”
卫若兰失笑道:“男檀越,这是什么古怪称呼?”一面说,一面放他下来。
“住在庙里经常给我点心吃的女檀越说了,佛祖眼里众生平等,男女牲畜与蝼蚁都是众生,既然小僧称她为女檀越,等见到男香客自然就要称呼男檀越了,不然就不是平等了。你不是男人吗?”行虚跺跺脚消解麻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比他高很多的卫若兰。
卫若兰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我当然是男人,不过没有男檀越的叫法。”
行虚口内的女檀越想必就是黛玉了,真真是个促狭鬼儿,不知道她是怎么跟行虚说的,竟然让他认定了男女檀越的叫法。
行虚一脸迷茫,一手攥着颈中垂下来的念珠,一手挠挠被卫若兰摸过的脑袋,脆生生地开口道:“小僧糊涂了,小僧去问问女檀越,为什么男檀越承认自己是男人,却不承认自己是男檀越?小僧叫女檀越,女檀越都应了。”
卫若兰一时竟无言以对,
行虚抿了抿嘴巴,觉得男檀越没有女檀越聪明,自己还是去问女檀越好了。
卫若兰虽然没办法看透行虚目光中想表达的意思,但从他的神情上能看出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评价似乎不太高,正要开口为自己辩解,好好跟他解释佛门对待男女香客只有檀越和女檀越的称呼,就看到他哼哧哼哧地爬上台阶,然后一溜烟似的跑进了庙门,又因速度快,落脚重,刮起几片落叶在空中转了几圈,缓缓坠地。
卫若兰摇摇头,抬脚进去,想到行虚片刻后应该就会出现在黛玉跟前,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不知道绛珠仙子又该如何向行虚小师父解释了。”
思绪稍一停顿,卫若兰胸前如遭巨锤击打,心口为之一痛。
这位绛珠仙子转世的姑娘,一身空灵气派的姑娘,她和宝玉有着木石前盟!
下凡因情而生,离尘因情而死。
难道仅仅一面之缘,自己就生出倾慕之意了么?不不不,相见虽然惊艳,细思却是觉得她不负书中所述,当真丰神如仙子,灵慧有七窍。
卫若兰羞愧异常,自己十岁后就因守孝拜别业师而不曾认真读书,出孝后业师回乡再未入府教导自己,平时只得自己寻些书籍来看,很清楚朋友妻不可欺的道理,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今生虽不知命运如何,但他们前世有约,自己焉能起小人之心?
一阵秋风吹过,卫若兰苦笑着吸了一口气,丝丝缕缕的寒意透入肺腑,同时一枚红叶落进怀里,拈起一看,竟是墙外的枫叶随风而落,似浸了无数相思血泪,方有此鲜艳之色。
正欲将红叶放入袖中,就见行虚半路折返,一双清明澄澈的眼睛望着自己,掩不住其中的好奇,语音依旧十分清脆:“男檀越,小僧忘记转告女檀越的话了,二十七日起女檀越请师父师叔做四十九天的法事超度父母,亦要跪经,如有不便,恳请男檀越谅解。”
第018章
卫若兰一怔,立刻记起八月二十七日乃是林如海的忌日。红楼梦话本中黛玉一无所有,居住在荣国府中难如己意,莫说祭祀父母了,便是清净守孝亦是奢望,如今她有县主之尊,行事便利,自然不会忘记亡父的周年之忌。他没记错的话,贾敏的忌日应该是九月中旬,至于具体日期他就不知道了,莫怪黛玉替父母做法事时坚持做七七十九天了。
“行虚小师父,请林姑娘放心,我身有要事,那日往后早出晚归,平常不在庙中,必定不会妨碍百苦大师做法事。”卫若兰连忙开口,怕误了黛玉的大事。
行虚眨眨眼,点头道:“小僧这就告知女檀越。”
卫若兰想了想,忽然弯下腰,双目直视行虚,道:“小师父,我也有一些话烦你转告林姑娘:皇家秋日狩猎定在九月十二,为期九天,御林军将会提前半个月前来巡视铁网山,到那时必定处处戒严,不许闲杂人等进出。”
行虚一脸不高兴地道:“又有很多男檀越来打猎了吗?”
“是的。”卫若兰微微颔首,每年九月,皇家都会前来铁网山狩猎。
“男檀越都是坏人,小僧讨厌你们。”泪珠在眼里滚来滚去,行虚一脸控诉,“小僧养的小兔子在林子里玩,被一群骑着大马的男檀越打死了!”
小和尚越说越伤心,哇的一声哭着跑走了。
彼时黛玉累了,放下手里抄经书用的笔,探身启窗支着,刚一伸手,就见一只正在窗外啄食自己所备食水的黄腹绿背红嘴鹦鹉箭一般地飞来,落在她手掌上,用脑袋蹭了蹭她的掌心。也不知何故,自那一日在果园内与诸鸟嬉戏后,各色鹦鹉画眉三不五时地飞来寻黛玉,甚至引来几只羽毛绚丽的翠鸟,环绕其身,徘徊不去。
刘嬷嬷等人都说庙里高僧修为高深,鸟雀都通了灵。
黛玉伸出另一只手点了点鹦鹉的头顶,缓缓滑至其背,如握虹彩,忽而听到一阵脆嫩的哭声越来越近,仔细辨明,不是别人,却是行虚。
行虚年纪小,且生得眉清目秀,乖觉可喜,浑身上下透着一团孩气,黛玉本就对他十分怜爱,父母灵前常常想起夭折之幼弟,对行虚越发好了,听到他的哭声,担忧之心顿起,托着不肯离去的鹦鹉急忙走出房门,果见行虚一行跑一行哭。
不等黛玉开口,行虚一手抹泪,一手揪着黛玉的衣襟,伤心地道:“女檀越,又有好多坏人来了,佛祖为什么不收了他们去?”
黛玉听得一头雾水,忙问详情。
行虚抽抽噎噎地把卫若兰交代自己转告的话说了,然后继续追思死去的小兔子。
黛玉放走鹦鹉,一面柔声安慰,一面领他进屋,命丫鬟端水来给他洗脸洗手,又命端上婆子新做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与他吃。行虚虽是出家人,出家人须得六根清净,但他一则年幼,二则不曾入世,亦不曾出世,见到有糕点吃,渐渐止住泪,慢慢地吃将起来。
黛玉方转头问刘嬷嬷道:“嬷嬷,秋日狩猎是怎么一回事?”
刘嬷嬷答道:“就是每年九月份重阳节后,草枯兽肥皮毛厚,朝中没有发生大事的话,当今圣上都会率领诸位皇子王公并文臣武将及其族中子弟来铁网山打围,视其武力,择一二极优者许以职缺,一般为期九天。因铁网山距离京城的路程不短,打围又不能每日往返,所以每年都有后妃和朝中命妇随行。便是平时,亦有许多世家子弟在此处围猎。卫公子有此提醒,老奴这就打发小太监下山,将所需之物采买回来。”
卫若兰住在庙里几日,刘嬷嬷早命小太监下山,假装偶遇卫若兰留在山脚下住的小厮,打探清楚他的身份来历了,亦知林如海于他有半师之分。黛玉当时也想到老父临终前所托之人,似乎就是偶见的那位卫若兰卫公子,只是这件秘密并未告诉身边任何人。
她蹙了蹙眉头,道:“既有后妃命妇随行,我们居于庙中,便不能当作不知。”
“姑娘所言极是,姑娘顾忌守孝之身不出面,打发老奴几个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便是尽心了。只是,老爷功在社稷,闻得姑娘在此祭祀周年,皇后娘娘定会召见姑娘。老奴得打发人回府,去取姑娘的冠服,以及家常穿的衣裳。”刘嬷嬷满脸自责,“都是老奴之过,来铁网山前只顾着给老爷太太做法事,除了出门时穿的两身衣裳,行李中都是麻衣素服,倒忘记了这件要紧事,多亏卫公子提醒,不然到时候如何觐见皇后娘娘?”
黛玉忙道:“如何能怨嬷嬷?咱们出门时谁也想不到一个月后的秋围,打发人回府取过来便是。这几日我抄了不少经书,供在佛前,拣几本好的一并带回府,孝敬给老太太和太太们。”又命回府之婆子太监替自己向姊妹们带个好。
一来一回,已是傍晚。
刘嬷嬷查验所取回来的东西,听婆子跟黛玉详细禀告道:“老太太问姑娘在这里可好,又问吃什么喝什么,我已遵姑娘的吩咐回了说一切都好。老太太说姑娘住在庙里若不自在,就打发人回去说一声,老太太叫琏二爷来接姑娘,又说该叫宝玉来探视姑娘,陪姑娘一同跪经,不想前儿跟小秦大爷出了一趟门,回来就着了凉,只得静养,倒命我带了好些新鲜的红菱鸡头等果子并一件石青色的大氅,说深秋山里冷,叫身边丫头们改改给姑娘御寒。大太太也问起了姑娘,命我捎了两匹绸缎给姑娘做秋冬之服。宝玉问姑娘几时回府,等姑娘回府吃螃蟹,又说桂花开得好,巴巴儿地折了两枝,又在水晶瓶里灌了水插上,命我带来给姑娘赏玩。三姑娘和宝姑娘命我给姑娘问个好,四姑娘命我告诉姑娘一声,回去时给她多带些经书。留在府里看家的紫毫姑娘亲自将刘嬷嬷吩咐的冠服衣裳收拾装箱,说姑娘出门当日,宫里就赐下中秋节礼来,月饼瓜果都代姑娘孝敬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们了,其他东西命我一并带来呈给姑娘,又说既然铁网山戒严,到时候的重阳节礼便不能送来了,等姑娘回去再看。”
婆子说起贾母和邢夫人时,黛玉站了起来,听到宝玉并宝钗等姊妹时方坐下,缓缓点了点头,摆手命她下去歇息,随后叫紫鹃拿了些果子分与婆子和太监,慰其辛劳。
刘嬷嬷带着青檀和澄碧将冠服等收拾妥当,宫里赏的中秋节礼单独拣了出来,黛玉看了单子,却是四样瓜果、四盒内造月饼、两匹素缎、两匹毛青布并四个荷包,看毕叫紫鹃把插着桂花的水晶瓶置于案上,染得满室皆是清香。
转眼便至二十七日,法事起始,黛玉跪经,卫若兰果然遵守前言,白日在山林中觅地练武,腾挪跳跃,宛若飞鸟,晚间回山庙歇息,与百苦大师论禅。
没两日,卫若兰就发现御林军前来巡查安排。
他已练得一身绝妙武功,轻功虽未达到踏雪无痕的境地,但以山林掩饰,却显出神出鬼没的本事,他每天都能见到巡山的御林军,上千御林军却无一人发现他的踪迹,巡山之际,不忘派人去山庙里说一声,守着山门不允许庙里僧众或是山下香客进出,亦将守在山下的卫家一干小厮逐离铁网山,不叫他们接近。
饶是守得如此严密,卫若兰仍旧进出自如。
他久等舅父消息不至,径自下山,撇开小厮悄悄回了一趟京城,夜间叩响陈宅之门。
陈麒见了他一个人过来,没有一个小厮跟随,纵使知他武功高强,也唬了一大跳,忙问道:“凡勋贵之家都知你去庙里跪经,一月不归,你回来可曾有人看到?”
卫若兰忙道:“舅舅放心,我十分小心,没叫人发现。”
陈麒叹了一口气,道:“你跪经期间回京,也不是什么不能为的事情,便是他们知道,也不能指责你什么。不知道我们陈家做了什么孽,你母亲早逝,你又遭此为难,你那父亲待你,竟不像是父子,反倒像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