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倒不是说要为了那些曾经的同族,反抗皇命,就是盯着点儿,不要发生错杀的冤案,顺便等之后照顾一下余下的孤儿寡母。
    长孙无病明白,他自己身后也是一大家子人要管,有些时候,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哪怕落难的人是看不惯的家伙,也不能落井下石,反倒还要去帮忙。
    “这案子,首辅大人一时半会儿想来是打听不到什么,难为你为父解忧打听到我头上来,可有些事情我也不好说,其实真熟悉此案的人,是太子殿下。”
    长孙无病打官腔的本事还不错,说话的时候一口官腔,硬是把事情推到了谢秋莳身上。
    谢秋莳没在这儿,上官赋目光落在沈灼灼身上了。
    沈灼灼跟着过来,就知道这两人有目的,没想到他们的目的,是从她身上打听案子的内情。
    沈灼灼能感觉到长孙无病目光里的探究,他一定是在查案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上官赋开口说道: “沈编撰,你和殿下私交不错,不知能否指点一二?若沈编撰愿意帮上官家这个忙,日后,赋必定会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着长孙无病的面说这种话,可见上官赋铁了心要上太子党的船。
    沈灼灼看了眼长孙无病,这人眉毛都没动一下,像没听见似得。
    她来都来了,一直当哑巴不说话也不好,况且上官赋话说到这份上,沈灼灼哪儿能不帮忙啊。
    “殿下嘴严,事关朝廷大事,她不会在外乱说,只不过我听说这上官泽的死因有些问题,或许,首辅大人想要帮扶明州上官家,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上官赋闻言愣了一下,上官泽的死因?
    随后他看向了长孙无病,这里最清楚上官泽死因的人,就是他了。
    上官泽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件事在京城的百姓口中,就像是消失了一样,没有一个人议论过,大家议论上官清的贪婪,天机子的心狠手辣,却没有一个人提及上官泽。
    好像这次大案的源头,并不存在一样。
    如果没有上官泽身死,上山的官员根本不会查到天机子隐藏起来的那些尸首,也不会顺着上官泽,查到上官清身上,上官清也不会倒下。
    如此种种,细细想来,当真是让人惊恐至极。
    上官赋自认不是个心思多么细腻的人,但他也绝对不是个粗心的人,为什么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上官泽身上过?
    明明以前上官泽总是到他跟前来蹦跶,他对上官泽的印象还挺深刻,一个跳梁小丑。
    他是一切的开始,同样也是这场案子里,爆发的第一条人命,为何无人问津?
    “其实这次的案子非常蹊跷,过往我们查案,涉及百余人的案子,大多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确定死者身份,真想要彻头彻尾查清楚,莫说是五天,五个月都不可能,可这次的案子,明明涉及人数那么多,大理寺却在五日之内,就将重要的证据全都找到了。”
    “好像有人已经将一切安排好,就等着大理寺的人去查。”
    长孙无病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看沈灼灼,明显他口中说的“有人”,便是特指沈灼灼,亦或者是谢秋莳的人。
    上官清是反对谢秋莳一派里的官员,也是魏王的人,大部分官员都知道,要说他倒下,谁得利最大,不用问,肯定是谢秋莳。
    上官赋也很想知道,沈灼灼和谢秋莳在这次的案子里,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沈灼灼见两人一直盯着她,就知道今天必须给个交代不行了,她不禁回想起,在她收集证据时,她查到的那些可怜人。
    象牙自古以来就是奇珍,倒不是它多么的稀少漂亮,主要是取得它的途径很单一,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命去拼,杀大象。
    好比虎皮稀少一般,能猎杀大象的人也少之又少,家中富贵的人,一辈子就一个目标,那就是消费点儿旁人没有的东西,就算是一坨屎,只要它够稀少,都有大笔有钱人愿意去捧场。
    上官泽和天机子都很喜爱象牙制品。
    上官清很有钱,但因为他的官职,需要他表现得比较清廉,所以他私底下并不如何享受,可他的儿子和堂弟,都是金银窝里养出来的富贵人,他们喜爱象牙,就要用大笔的银子去搞珍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每一个想要讨好他们的人,都会从象牙上入手。
    这么些年,因为象牙死的人不计其数,许多人为此而死,死后家中老小被羞辱践踏,用命换来的象牙,拿不到应有的报酬,还要给仇人的前途铺路。
    是个人都受不了这种屈辱,故而有人想要复仇。
    跟那些动手的人复仇,没有必要,他们就是一群伥鬼,趋炎附势的人,杀不尽。
    所以有人找上了源头——上官泽,他们想杀了上官泽,可贫民与高官之子的差距太大了,即使他们手里头有证据,也没办法撼动高官之子的地位。
    沈灼灼帮了他们一把,在他们求告无门,万念俱灰之际,她出现了,拿走了那群人用命写出来的证据,还有两颗象牙。
    她将象牙制成了拂尘与画扇,东西很好送进上官府,可又如何保证他们能一直拿着,爱不释手呢?
新书推荐: 从摸尸体开始的勇者玩家 综漫:御主今天不在迦 我家校草很全能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华娱之2000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重生神医商女 小医妃有点毒 大道之上 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