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种种迹象表明,世家绝对是此次阴谋的幕后主使,她们现在只是不确定,和曹家一个阵营,原本也是魏王拥趸的家族,到底是哪个家族?
    周家不太像,周池婉好歹是周家二小姐,若是周家有所动作,她不可能一点儿不知道。
    上官家和长孙家,前者有上官文这个首辅在,就算其他人蠢,上官文也能震慑住那些人,不至于让那些人随心所欲,把上官家给拉到坑里去。
    长孙家是最后一个可能,也是目前可能性最大的那一家。
    沈灼灼想到长孙无病,又觉得长孙家也不太像,长孙无病自从之前上船后,就一直是女帝一派的人,和她同一个阵营,况且长孙家此前与魏王也没什么关联啊,上官文都有可能被魏王拉拢,长孙家也不可能。
    因为长孙家此前一直因为嫡庶之争,内部倾轧严重,魏王想再观望一下,看看究竟是长孙无病赢,还是长孙无忧赢,谁赢到最后,他去拉拢谁。
    结果长孙兄弟还没争出胜负,魏王先败了。
    或许就是这种分割,导致长孙家混入了魏王阵营里,因为长孙无病是谢秋莳的人,所以与他相对的长孙家人,自然会倒向谢秋莳的敌人。
    沈灼灼心中一定,她觉得自己的想法应该就是正确的答案,一会儿跟阿姐说一下,叫阿姐盯紧长孙家。
    谢秋莳很快就将沈清瑶叫来,命沈清瑶查一查,曹恩是受谁指使,在大朝会上弹劾沈灼灼。
    沈清瑶严肃应下此事,她正想着要好好查查这个曹恩,查出点儿东西来,也上一封弹劾折子,叫曹恩感受一下被人指责的滋味。
    算是给沈灼灼出口气,没道理她姐姐掌控北宫情报,却查不出妹妹政敌的弱点。
    结果谢秋莳直接叫她过来,让她奉旨去查人了。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枕头,正中沈清瑶下怀,沈清瑶自然要好好查查。
    谢秋莳还要处理其他政务,就让沈家姐妹各自回自己的地盘干活去了。
    出了明德殿,沈灼灼跟沈清瑶在路上,大概说了一下她的猜测,“阿姐,若是查案受阻,尽可去查查长孙家的嫡庶之争,我总觉得,此事会给我们一些惊喜。”
    “行,查案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了,这事儿你姐我是专业的。今日曹恩的那封折子,想来会在民间传开,要不要我帮你看着点儿?”
    沈清瑶担心流言四起,有人借此生事,抹黑沈灼灼。
    “好,谢谢阿姐。”
    “你我姐妹,何须客气。”
    第109章 丰收
    姐妹之间当然不必客气, 但是沈灼灼不能将这种好,视作理所当然,因为她内芯儿根本不是沈清瑶重视的那个妹妹。
    最近沈灼灼有时候设想未来的时候, 总是会想到原主, 按理说,原主应该是被脑袋撞在石头上,当场无了,可她还能在这个身体里重新活过来,那原主的灵魂,会不会去了现代, 在她的身体里活过来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沈灼灼觉得她欠了原主太多。
    原主有亲人牵挂,而她留给原主的只有一个孑然一身的大学生身份,况且原主那会儿只有十二岁,即使接收了她的记忆, 也只是个孩子,不知道要在现代如何生活。
    与其两人交换身体, 沈灼灼更希望原主能直接投胎,投到她所在时空的后世,做一个父母双全,家庭美满的女孩子,能选择自己的人生,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平平安安长大, 顺风顺水走向人生终点。
    一想到这个可能, 沈灼灼就迫切想要将这个世界变好,让大庄变得更加强大, 即使最后国家会走向衰败与灭亡,新的王朝会在火与血中诞生,至少大庄也能给下一个王朝,留下更加辉煌的文化,更加深厚的底蕴。
    后世国家能更加强大,不会遭受任何外界的侵害,走向一度几乎亡国灭种的惨痛绝境。
    乱七八糟的想法消失,最后沈灼灼坚定选择了继续努力,她处理完御史台的事情后,将玉兰从国子监召回,这么多天了,玉兰都快成了周池婉的秘书了。
    她让玉兰做的事情,玉兰应该也已经做完了。
    果不其然,玉兰过来的时候,手上拿了一叠意见书,全都是农学院的学生的经验之谈,他们在种地的时候,遇到了哪些不方便的情况,需要什么帮助,全都一一写在了上面。
    “水稻的长势很是喜人,下个月就能收成了,一定会给朝中大人,一个大大的惊喜!恭喜大人,得偿所愿。”
    玉兰不光带回了意见书,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高产水稻即将丰收,能拯救整个大庄底层百姓,填饱他们肚子的东西,终于出现了。
    除了高产水稻,农学院还会研究其他粮食,等之后一一种上,各自培育,迟早有一日,大庄老百姓的饭碗中,能出现更多的粮食,饭桌上,能出现更多的鸡鸭鱼肉菜。
    “好!真的是太好了!”
    沈灼灼没忍住,欢呼一声,在屋里来回转了好几圈,最后又哈哈一笑,只觉得胸口一口恶气被吐出来,恨不得当场翻个跟头,表示庆贺。
    沈灼灼不是不能翻,主要是要面子,形象最重要,于是她忍住了,只是在原地蹦跶了两下。
新书推荐: 从摸尸体开始的勇者玩家 综漫:御主今天不在迦 我家校草很全能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华娱之2000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重生神医商女 小医妃有点毒 大道之上 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