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呢,刘焉一死,不照样反了刘璋吗?
从外间势头来看呢,的的确确是吕林更胜一筹,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吕林的内部问题太严重了。
除了继承人的问题外,吕营的派系问题肯定也是很棘手的,当初跟随吕布的元老派,林墨培养的年轻派,徐扬世家,北国的世家,这些人能够和睦相处?
可以说,一旦吕布出了什么问题,北国必乱,而且这种混乱绝对不是林墨一个人可以压的下来的。
但曹操这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嫡长子曹昂一直都是镇守在许昌的,真就是曹操出了什么事,以他的威望可以快速的接过这杆旗帜。
张松缓缓的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宇间透着一股压抑,前面提的三个点,都是战略问题,人力纵然无法完全解决,总归可以消减,可法正所提出的第四点,却是个致命的问题。
吕布今年,至少有个四十八九了吧,能活多久,还真是不好说。
万一中道崩亡,吕营这么大的盘子,林墨一个人可能真的压不住,尤其是元老战将。
“贤弟所言,极是啊……”
重新坐下的张松,好似做出了重要的决定,眼神坚定道:“待刘璋议政之时,我会请命为使去往汉中求和,届时且看曹操是否有礼贤下士之风。
若曹营真有你我兄弟的立足之地,联手内应,献出益州不过是弹指之间罢了。”
“如此甚好!”
其实,法正也收到了林墨的信。
甚至为此夙夜难眠,最后权衡利弊之下,还是选择了曹操。
这不能说他缺乏了战略眼光,只是每个人所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张鲁还是赵韪,他们的事迹都证明了一点,上一代人能压制的人,到下一代可就未必了。
诚然,吕布能走到今天,都知道是拜林墨所赐,可他再是有谋,人心是改变不了的。
其他不说,提拔青年将领这件事其实跟刘璋做的是如出一辙的。
现如今,不管是攻克并州、幽州还是派军征战乌桓,去的全是他提拔的人,而跟随吕布多年的元老将领全部都被放置后方镇守,怎么看都有点厚此薄彼了。
在两人商定好人事岔路口的选择后,恰好就收到了刘璋召集文武明日到议政厅集合的消息。
正当时。
第二天的时候,大家伙的脸上都很难看。
刘璋一点也不想卖关子,直接就把林墨和刘备的信都拿了出来要稳住军心。
这两封信,确确实实是有不小的作用。
很多准备劝降的人都选择了闭嘴。
一时间,议政厅内出现了两种言论,第一种是东州派系提出的既然有援军,那就不必要忌惮曹操了,只需要往剑门和阆中增兵死守,曹操攻城,后方必乱,益州之危自解。
这个言论呢,也得到了以张任为首的死忠派的支持。
其实东州派这么提议可不是对刘璋有多忠心,因为现在的益州是他们这伙人在掌控,刘璋也压不下他们,可如果换一个主子,曹操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第二种言论是益州本土士族提出的,向曹操求和,派使者带上贡品去汉中朝拜,似乎这样更保险一些。
不管是哪一种言论,到底是没人提出投降,刘璋对此就很满意了。
其实,不管是益州本土派,还是东州派,里头都有主张投降的。
比如本土派系的张松,东州派系的孟达、法正这些人。
因为他们不只是权衡考虑家族利益,更多的是考虑施展自己的才学与抱负,在刘璋的身上,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
可投降嘛,又不能直接说出口,尤其在风向未定之前,所以他们就一致的支持了派人去求和,可实际上他们都清楚,求和是个机会卖了刘璋而已。
“我会派人去邺城和长沙感谢林墨与刘备,但派使者去汉中也是有必要的。”刘璋是大手一挥,两种方案都用上吧,先试试看管不管用再说。
众人一听,也没啥意见,左右不就是搭进去一些钱粮,这一点益州又不缺。
早就摩拳擦掌的张松站了出来,又有法正、孟达的支持,刘璋便很痛快的答应了让他出使汉中见曹操去。
“永年啊,此行关乎益州六百万黎民的生计,望你能带回捷报,我必有重赏。”刘璋叹了口气,深深的看着眼前的小矮子。
“主公放心,松此去,必不负厚望,势必说服曹操放弃对益州用兵,彼此修好。”张松昂首挺胸,信心满满。
“善。”
好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刘璋突然就觉得手很痒,好些天没去画仕女图了,草草结束议政后就遣散了众人。
第二百七十七章 林墨出手
郭淮的建议很不错,可行性也极高,刚刚行动起来阎柔就主动上门愿意帮忙。
作为从小就被乌桓俘虏的阎柔,精通两族语言,可以说对汉对乌桓都有别样的感情,所以一听到赵云的号召他就跳出来响应了,并且还带了七八个族人,都是能作为翻译的。
阎柔这么做其实是有一定的偏帮心思,他很明白,这个时候如果不主动点帮着吕军解决语言问题,惹急了,赵云搞不好就直接大开杀戒了。
另外一头,得知了蹋顿被阵前斩首的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并没有一怒之下就带着三万多乌桓勇士冲向柳城为他们的萨满教主报仇。
相反,他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的反应就跟那群王庭军是差不多的,下意识就是要跑,要远离这个地方。
蹋顿这一死,对于乌桓军心的打击是致命的,即便他们有心想尝试一下能不能反击也办不到,毕竟手底下这群部落的‘大人’们都想赶紧回到自己的地盘,把一家老小带离右北平。
因为从前他们攻入汉地掠夺的时候就是鸡犬不留的,所以也担心对面的汉军来这么一遭,几万人的军队竟然就这么支离破碎了。
张南和焦触则是美滋滋的带着手底下的三万弟兄过去帮忙,毕竟现在只是打下了一个柳城而已,要接收的县城还是有不少的。
外加渔阳、上谷几个郡,还有的忙呢。
消息传开之后,乌桓内部是一日三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右北平内游牧的乌桓就逃离了一多半。
消息传到渔阳后,也让很多乌桓部落开始逃离,这个时候,身处渔阳的田豫是一脸懵的,忍不住咋舌道:“不想离开了先主公后,子龙竟如此成就,当年先主若用之,岂能败亡啊。”
这话,刘备也说过。
因为这仨关系都很不错,田豫最早的时候是跟着刘备混的,后来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就辞别了刘备回到了幽州,顺势的就加入到了公孙瓒的阵营里。
历史上的田豫是在公孙瓒败亡后投靠了曹操,但在眼下这方世界里,进攻北国的是吕林集团,所以他只是退回了渔阳故里,一直也没有再问世事。
这一回,看着赵云从昔日军侯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了带领万众之师的统帅,还以千骑阵斩蹋顿,声名大噪的同时,也激荡起了田豫身体里的热血。
当即就跑去找到了鲜于辅和鲜于银,要带上他们一起去右北平找赵云。
两人本身就有意投靠吕林集团,听田豫这么一说,还有机会走一走裙带关系,很干脆的带着三千多的家族子弟兵就去找赵云了。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这三人都能成为曹魏集团里戍边的得力干将,现在,田豫只是希望赵云不要一朝得志就不识旧人才好。
……
林墨收到前线快报的时候,内心是出奇的平静,就好像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是意料之中的,白狼山之战,复刻的还算成功。
北境还在整肃中,或许还需要个半年时间吧,等他们把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北境应该会进入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宁。
因为在信里赵云提出了自己治理乌桓三郡的意见,他不打算像公孙瓒那样对异族赶尽杀绝,而是准备挑选精锐回邺城,到时候可以为林墨沙场建功。
同时,还要用乌桓来牵制公孙康和关外的鲜卑。
相比于白狼山斩蹋顿,赵云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反而更让林墨开心,因为他的身上,已经有了一方统帅的影子。
快了。
他开始可以为自己分忧了。
北国没有了乌桓在边境袭扰,也没有了太行山的黑山贼,假以时日,必然可以恢复、或者说是超越它最辉煌的时期。
现在,各部也在统计当下兵马,要与秋收的谍报一并带到邺城,方便林墨进行明年开春大战的筹备部署。
好像,一切都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在发展。
如果说,有什么是让林墨心里不安的,那就是自己到现在也没有想到有什么办法可以先行稳住曹操。
另外一方面,法正和张松没有给自己复信,刘璋的使者都到了,照理说,他们也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除非,他们已经选择了曹操。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的,曹操现在占据了汉中,可以直接威胁益州,这几个人本来就不安分的要换主子。
或许在他们的心中,无论是自己还是曹操,都可以成为川地之主,可是啊,自己在千里之外,曹操却近在咫尺,终究是可望不可即……
可即便他们真的选择了曹操,在自己与关中十部大战的时候,曹操也一定会横插一手的。
如果曹操选择在益州和中原两线分兵作战,自己倒不担心,怕就怕曹操弃益州不顾,直接梭哈中原,那时候可就玩脱了。
“反正时间上也来得及,拿崔娴下手吧,只有这一个办法了。”袁府内,林墨无奈的叹了口气。
回来邺城两个多月了,崔娴只是派丫鬟来请过一次自己,自己没去,她也就没再来过了。
所以,这回该换他主动了。
但,在做这件事之前,还需要把郭照给请过来,对付女人这方面腹黑女王明显比林墨更胜一筹的。
又是一月,迎来了秋收季,郭照也到了,林墨终于可以开始行动了。
崔娴作为小妾嫁过来,在袁府呢也是安排了独立的别院给她的。
林墨七拐八弯来到了她的院落,丫鬟通禀后,崔娴很痛快的请他进去。
“小婿拜见小娘。”初见崔娴,林墨有些不太舒服,眼前的女子比自己都小个七八岁呢,就这还得管她叫小娘,什么事啊。
长的还行,跟腹黑女王有一拼,就是吧,那双眸子,总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不太舒服。
“夫君在哪里?”崔娴只是瞥了一眼林墨,便像大家闺秀一般端庄的坐在旁边,目视前方,冷口冷面。
“彭城。”
林墨点头说明后,崔娴脸上波澜不惊,只是淡然道:“是不想见到我吗?”
“也不是。”
林墨摇了摇头,“他去彭城有要紧的军务。”
崔娴端坐的像是一尊木人,仿佛对什么事情都是漠不关心的,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甚至都不打算好奇的问上一句是什么军务。
无奈,林墨只能自说自话的接道:“因为我与岳丈大人商议过后,准备派大军前往司州,曹操必认定我是将最精锐的主力都投入到了西面,待其向徐州用兵时,岳丈大人再出其不意、给予迎头痛击,曹操必败!”
“早就听闻林允文精通兵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夫君能有你助力,早晚必得天下。”
崔娴依旧是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说话不咸不淡,但这次她主动开腔问到:“我能去彭城吗?”
林墨有些愕然。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