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无险可守
烈日高照。
光秃秃的官道之上,看不到任何的遮拦。
有千余人,大多光着脚,身上绑着绳索,以五人为一队,踉踉跄跄的走在路上。
他们衣衫褴褛,身上许多血痕,路上留下了一道漫长的血迹。
有骑士纵马从他们两旁冲过。
“快点!!快点!!”
“啪~~”
骑士手里的马鞭抽出个破空响,这帮人用出了吃奶的力气,继续前进,不敢表现出半点怠慢来。
有几个官吏骑着马,跟在他们的身边。
这伙囚徒的模样千奇百怪,有的是僧人模样,有的是大族模样,也有的是胡人模样,各不相同,百齐放。
就看到有个年长些的,走了几步,忽然倒下,连带着他前后的几个人,也险些被拽倒。
几个骑士发现了这里的情况,纵马冲过来,大声吼叫,吼着吼着,马鞭忽落在那人的身上,原本无力的人,此刻却是迅速跳起身来,迅速恢复了正常。
那人头被打破,血液就这么流淌下来,也没有人在意。
随行的小吏眼里闪过了些不忍。
他看向了一旁正与众人谈笑风生的押官。
“王公.是不是要稍微约束下士卒?”
“我看那人年长,胡须白,岂能如此虐打?”
小官打破了众人的交谈,那押官缓缓看向他,押官明显要比小吏年长很多,胡须之中同样夹杂些灰白。
“你觉得他可怜?”
“确实可怜。”
押官咧嘴笑了起来,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他盯着那个老头看了许久,而后笑着说道:“这厮过去在大圣颂寺出家,干的是长生库的买卖。”
小吏疑惑不解。
“什么叫长生库?”
“哦,就是利钱,放利钱。”
官员认真的解释了起来,“他们啊,就专门哄骗那些信徒,让他们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找自己,说自己愿意为他们借钱,让他们去做事。”
“而后,他们让人拿东西来做抵押。”
“衣服,土地,房屋,儿女,发妻.甚至是自己。”
官员眯着双眼,“这钱借出去之后,每过一天,便会涨一点点,看起来不多,但是架不住积累啊,如此过上十天半个月,嘿,借的钱且不说,抵押的东西也没了,自己全家都要搭进去。”
“钻营合同,勾结官吏,拒绝还钱,抢占抵押还有跟着官吏一同演戏的,充当好人,却是作恶多端,丧尽天良。”
小吏惊了下,没敢接话。
押官再次狞笑了起来,“所以说啊,这都是他们活该。”
“打死了也不要紧,就这些人,也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咎由自取,我这纵容士卒们鞭打几下,这都算是行善积德嘞!”
小吏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您说的很对,但是大汉自有律法,律法规定不许打杀押送的囚徒,除非是他们造反或者抗拒逃离他们已经遭受了判决,我们不能再进行第二次的判决.”
小吏开始背诵诸多的法令。
押官抿了抿嘴,眼里闪过些无奈,对远处叫道:“收敛些!!勿要打杀了,否则要触犯律法嘞!”
说完,他也不理会这小子,继续跟身边的同僚们谈天说地。
小吏又纵马去往了前方查看。
等到这小吏走远了,周围几个老家伙们才忍不住说道:“陛下什么都好,就是这新招的人不太讲规矩,整日说什么律法条令之类的,一点都不知道尊卑。”
“一开口就是律学室出身,要弄他吧,还不好弄,一封书信送到他老师手里,你就得完蛋。”
“这上律学室的都是什么人啊?此政不善!”
押官顿时变脸,“你说什么?律学室如何?怎么就不善了?”
方开口这人顿时困惑,不知如何言语,身边有人低声给他说了几句,他恍然大悟。
“哦,哦,原来您家公子也上过律学室啊我不是说律学室的都不好,就是部分人,太爱说教,咳”
押官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
那老军官多少有些不明白,他问道:“不过,王公啊,以你的身份,给你家孩子请几个老师也不难吧,怎么会送他去律学室呢?那不是做吏吗?”
押官瞪了他一眼。
“你这老匹夫懂个什么?”
“还看不起律学室?我可告诉你,上一年取士,有许多律学室的考上了都在地方上当官嘞,这次八州官员,好几个县令都他妈的是从律学室出来的。”
“往后啊,律学出来的官肯定越来越多,再过二十年,保不准庙堂里都是他们的人!”
“你说我送我儿子进去做什么?往后他在地方当了官,那些上司都是他的同学,日子岂不是好过了许多?”
老军官恍然大悟。
“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呢?等回去之后,我也让我儿子进律学室!”
听到他的话,其余几个军官哈哈大笑。
“宿六斤!你可算了吧!”
“就你那儿子,二十多了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还去律学室?让他安心在兖州军当差,好好磨练箭术,争取早立军功,说不得往后还能有更大出路,这治学什么的,千万可别说了。”
众人有说有笑如此又走了一天多的道路。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山口。
早有官员领着士卒们在此处等候着。
此处靠近灵山,乃是濮阳县的一处重要矿场。
南边的铁矿并没有北面那么多,也不如北面那么好开采,但是,也并非是什么都没有,就像这中原的濮阳周围,还是有一定规模的铁矿的。
这里也是河南地为数不多的过去齐国所设立铁官的地区。
他们将押送而来的囚犯们交接给了对方,在对方查明了这些囚犯的身份,签字画押之后,这些负责押送的官员们方才离开。
而新上任的铁官就要负责来安置这些人了。
中原各地的官员们还不曾全部赴任,依旧是有着许多空缺,此处的铁官倒是先凑齐了。
毕竟这治理中原是需要大量的工具的。
尽管河北的工具和应急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送往河南地,但是这新得的八州可一点都不小,况且需要的物资也很多,还需要本地也稍微发力。
尤其是这些工具,在如今这个河南地,比起成效较慢的农桑业,制造业和商业显然更有利。
铁官已经招募了许多的无业人员,让他们在铁矿从事劳作,当然,他们的工作时间或者住所等诸多方面,跟这些来服役的囚犯还是不一样的。
当初就有官员上奏,希望能多招募人员来从事铁矿工作。
而在河南地,这提议终于派上了用场。
官府可以临时的进行救济,但是不能一直都救济,得给人找个事来干,这制造业就成为了当下最适合做的事情。
像那洛州刺史源彪,就通过了雇佣民夫来修建道路,修复交通的方式来给无产者找事干,在兖州这边地区,官府则是通过铁矿来安置百姓,可谓是一劳多得。
铁官吩咐左右的军士们盯紧了这些新来的囚犯,勿要出现什么乱事。
而后,他就去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这些囚犯们被士卒们押解着送往临时的住所。
这些人过去都是高高在上。
他们有的是地方豪族,有的则是寺庙高僧,有的天生贵人。
但是如今,他们却都是阶下之囚。这些人甚至还算是好的,有那种作恶多端的,压根就不可能活着来到这里做事,早就被砍头了,一片一片的死。
这些是通过审判,逃离了死刑,被判处徒刑的。
其中有的人犯的事比较轻,判处了三四年,只要能在这里活到那一天,就可以离开,再次恢复自由的身份,但是也有那种被判处了十年十几年的,那基本就是这辈子都别想着能逃离了。
他们过去怎么吃过这样的苦,身份上巨大的转变让他们很难接受,只是,周围那些甲士手里的刀却让他们不得不接受。
他们甚至都不敢哭号。
那些正常的矿工们倒是颇为好奇,聚在一起盯着这些人猛看,议论纷纷。
有个矿工指着远处一家伙,惊呼起来,“那人不是城南的周大户吗?”
其余几个同乡的闻言急忙看去,也是纷纷大叫,“还真的是他!”
“这厮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方才开口的人神色都变得激动,“这厮过去多凶狠啊,家中奴仆在城内进食肆,都是从来不给钱,你们还记得幸老五吗?就因为家里的羊啃了几口他家的庄稼,就被他吊起来,打了好几个时辰,老五从那之后就落下病症,上年走了。”
“嘿,你别说,还都是一群贵人啊!”
“你看,城里那个卖肉的孙屠也在!”
“这厮仗着自己有钱,有个当差的弟弟,在城内飞扬跋扈,调戏民女,欺辱良善他这身板,是个挖矿的好手!”
囚犯们似是也发现了远处那些对着自己指指点点的贱民,若是放在过去,这些人都不配站在自己面前,可如今,地位互换。
这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货色,如今绑着绳索,在军士的催促下准备去工作。
而那些贱民黔首,则是坐在上位,得意洋洋的举起手里的大饼,有的坐着,有的躺着,吃的津津有味,发出特别大的声响,让他们听的清楚。
刘桃子此刻却已经在带着麾下众人朝着并州方向前进。
祖珽跟在刘桃子的手里,手里拿着文书,满脸不屑的看着这些,看了许久,而后将其收起来。
“我看这陈人也是欠打了。”
“陈顼正在大规模的收留南逃的众人,这些恶贼都在他那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国中贵人。”
“呵,独孤永业的儿子都被他给收留了,美名其曰说是欣赏独孤永业为国而死的勇气。”
“独孤永业这儿子也是愚蠢,不知道隐瞒自己的身份,大张旗鼓的过江。”
祖珽低声谩骂了起来。
祖珽身上几乎聚集了齐人的全部缺点,当然也包括了齐人对周人和南人的一贯偏见。
祖珽不悦的说道:“这厮光是接收那些人还不算,他还在各地造谣,抹黑陛下,甚至派人过两淮,想要蛊惑百姓起来谋反,我看他这意思,可能是想要效仿周人,在两淮设立一个小齐国。”
刘桃子脸色平静,并不说话。
刘桃子佯攻了一次长安,成功的逼退了周人。
周人不愿意再跟刘桃子继续纠缠了,双方在延州各自撤离。
汉国当下要救济的地方太多太多,延州距离夏州太远,没有可以防守的险要之处,若是拿在手里,其消耗是夏州和灵州各地都无法承担的。
因此,汉国也就主动撤出了这里,将精力放在了夏州。
周人再次接受延州,只是却开心不起来,这一马平川的地方,根本挡不住汉国骑兵。
北国所有险要的地方,似乎都已经落在了汉国的手里,往后的讨伐,直接以骑兵一路冲锋就可以了,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坏消息。
刘桃子这里其实也不好过。
各地频频告急。
新赴任的刺史们不断的催促着庙堂,希望能尽快得到援助,整个中原百废待兴。
庙堂需要做的事情极多。
刘桃子也需要尽快的返回都城。
毕竟是国君,就算麾下再能干,也总有不适合他们来决断的事情。
刘桃子开口说道:“不必理会。”
“陈顼想利用释家之舆论,坐稳两淮。”
“他不敢主动进攻的。”
“这些事情,终究都是小道,他若是安心治理国内的农桑,发展民生,囤积粮食,操练士卒,那对我们还有些威胁,可他若是继续沉迷此道,去搞这些无用之举,那他早晚要为我所擒。”
听到刘桃子这自信的话语,祖珽脸上的怒火顿时消散,他咧嘴笑了起来。
“陛下说的对,不过,我倒是觉得,陛下应当是抓不住他了。”
“哦?”
刘桃子有些意外,“这是什么意思?”
祖珽的小眼睛眯起来,再次带着浓浓的恶意。
“周人啊。”
“周人这次丢了夏州防线,长安危急,宇文邕是个强硬人物,断然不会轻易迁都离开。”
“而他大概也清楚了,汉国绝非是他能轻易抵抗的。”
“周国和过去齐国的差距本来就大,如今的汉国又非齐国所能比,他靠什么来与我们争呢?”
“而宇文邕的身边,也不都是些蠢人,还是有几个看得过去的人才。”
“这些人应当是能发现,当下对陈国动手,才附和他们的利益。”
刘桃子更是惊讶,“对陈国动手?”
“不错,周人占据了荆州,一直都在当地打造船只水军,当初的权景宣,之所以得到那般的器重,就是因为他在负责这些事情,周人想要抵抗,只能是靠着地形的优势来抵抗。”
“可现在,他们哪里还有什么地形优势呢?”
“要靠汉中的地形吗?”
“我觉得,他们当下能依靠的,是通过江水来抵挡我们。”
“如今汉国疲惫,无力用兵,陈国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两淮,大军云集,诸将镇守.”
祖珽笑了起来,“宇文邕派了个人说要他们结盟,他们还真的信。”
“周人或许会对陈人用兵,宇文邕不会甘愿如此被我们宰杀,他一定会想办法挣扎,打不过我们还打不过陈人吗?”
“若是能从南边动手,占据陈国,那周国就有了险要,也有了底气,将来若是长安守不住了,那他可以以江水为界,与我们南北对峙,一如过去之时。”
听着祖珽的分析,刘桃子却轻轻摇头。
“我觉得不会。”
“周人没有粮食,没有办法大规模出兵。”
“想要灭亡陈国,至少也要二十万大军吧,甚至是更多。”
“宇文邕哪里能调出这么多的军队来,若是他真有这个水平,应该讨伐的是我们,而不是陈国。”
“另外,陈国的皇帝陈顼,那个人绝非昏庸,做事都很有目的,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周人,宇文邕想忽然发难,只怕也会被他识破。”
“最重要的是,我们就在一旁虎视眈眈,宇文邕哪里来的胆子敢对陈国动手?”
听到刘桃子的话祖珽忽变得兴奋起来。
“陛下,可愿与我一赌?”
“祖公想要赌什么?”
刘桃子猛地回头,祖珽却是被吓了一跳。
“陛下,臣向来胆小,勿要如此吓我,我不赌命.”
他清了清嗓子,满脸的期待,“若是臣说对了,陛下就赏我个丞相之职,若是陛下说对了,臣就不再争此位,可好??”
“不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