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1140章 1135【科学思想萌芽】

第1140章 1135【科学思想萌芽】

    第1140章 1135【科学思想萌芽】
    冬去春来,正是江南好风景。
    朱国祥吹着初春的微风,告别住了小半年的杭州,沿着浙江(新安江、富春江的统称)逆流而上。
    他住过的那个长盛园,虽说是洗掉了煞气,却暂时还无人问津。
    因为浙江官场贪腐案越查越大,不但官吏人人自危,就连商人也心惊胆颤,这种时候谁有心情买园子啊?
    更何况,煞气有没有除尽还不一定呢。
    没见太上皇住进去才个把月,就有一个皇孙被流放了?
    这长盛园的煞气太重,就连太上皇都扛不住。不过太上皇终归是当世尧舜,自有天命在身,那煞气随机转到一位皇孙身上应灾。
    如果太上皇不住进长盛园,蔡王朱贽肯定屁事儿没有!
    此类说法,在杭州颇有市场,居然连一些官员都信了。
    船队一路经富阳、桐庐、严州……走走停停,至徽州时歇息下来,朱国祥在徽州住了大半个月。
    顺便,去攀登黄山看日出。
    接下来,没有走徽饶水道去江西,而是走徽宣水道去宣城。中途偶有弃船步行,船只早就由当地官府准备好。
    并未扰民,途经地区的官员皆乐在其中。
    就连被征调船只的船主,也仿佛是中了彩票大奖,无偿提供船只给太上皇一行,顺便还有机会获得太上皇接见。
    用他们的船也就几天时间,耽误不了什么事,但他们可以吹一辈子!
    从杭州绕一个大圈子,朱国祥沿途游山玩水、接见官民,最终弯弯绕绕到了南京城。
    这里是宋代江南东路的首府,经济还是很发达的。
    被大明定为南京之后,吃掉浙江许多府县,还在此驻扎有重兵,南京的繁荣程度再上一个台阶。
    金陵知府,或者说金陵府尹,正是大名鼎鼎的张择端。
    这位画家最初在大明的翰林画院供职,后来屡次申请做治民官,降了整整五级去当县令。
    居然政绩斐然。
    其实从《清明上河图》就能看出,张择端精通建筑、造船和百业。就拿画里的各种船只来说,精细到船上的每一个部件,不通晓各式船只结构是画不出的。
    历史上的张择端,应该已死五六年了,如今却还在活蹦乱跳的做官。
    朱国祥接见一番官员、士绅、名流、百姓,便去玄武湖泛舟,继而游览秦淮风月。
    这时的秦淮河,还不是什么红灯区。
    秦楼楚馆、勾栏瓦舍也有,但并非主流,更像是繁华的沿河商业区。
    长干里也去打卡了,那属于南京的核心商业地带。也不知藏着多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能说凤去台空江自流。
    离开南京之前,朱国祥去拜祭王安石墓,还接见了王安石的后人。
    王安石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光都在南京度过,并且最后选择把自己葬在南京——王安石的坟墓,是给朱元璋修孝陵时,才迁葬到江西临川的。
    此次太上皇拜祭王安石墓,在南京学术界造成巨大轰动。这里有大量的新学传人,虽然早已融入大明学术体系,但终归还保留着门户观念。
    朱国祥拜祭王安石,等于是对王安石的全面肯定。
    新学传人为啥那么激动?
    因为接连出了蔡京、秦桧等新学门徒,再加上北宋的变法失败,新学和王安石这些年屡遭攻击。
    尤其是秦桧,从小在南京这个新学圣地长大,属于根正苗红的新学传人。
    金陵府辖地内的新学传人,纷纷闻风而至,请求太上皇到茅山走一遭。
    当然不是去茅山学道术。
    那里有宋初四大、北宋六大书院之一的茅山书院。
    北宋中前期,私立书院颇为流行。
    到了北宋中期,由于官学兴盛,民间大儒多被召去官学授课。师资力量不足,私立书院就渐渐走下坡路了。
    茅山书院也是如此,就连皇帝赐下的三百亩学田,都被隔壁的茅山道士给巧取豪夺。
    大明开国之后,许多前宋官员未被录用,又或者不愿在新朝为官,纷纷回乡办起了书院搞讲学。
    于是乎,全国私立书院再度兴盛。
    就连茅山书院的学田,都借着朝廷取缔庙观,趁机从茅山道士手里夺回来。
    “江左布衣陈公辅,拜见上皇!”
    三茅山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拄着拐杖带领学生迎接。
    朱国祥微笑道:“陈先生不必多礼。”
    他们以前认识。
    陈公辅是政和三年的太学毕业生,开封被朱铭和金兵南北围困时,陈公辅是李纲麾下的铁杆主战派。
    大明开国之初,陈公辅得官不受,跑去杭州投奔宋徽宗。只干了半年,就被朱勔陷害罢官,从此以教书为业。
    他跟朱勔有旧仇。
    他曾在朱勔的老家做官,朱勔的哥哥过寿时,当地所有官员都去拜贺。而陈公辅非但自己不去,还不准自己的学生去。
    这人不但跟朱勔有仇,跟李邦彦也有仇怨。
    朱国祥拄杖登山,陈公辅拄杖跟随。
    朱国祥问道:“陈先生曾经抨击新学,为何又在这新学极盛之地做书院山长?”陈公辅说道:“而今已无新学,只有大明国学。当初我抨击新学,也非全然否定王临川公,而是为了弹劾李邦彦等卖国求荣之辈。”
    这里的卖国,却是把宋国卖给朱贼。
    登山累了,坐下休息。
    朱国祥问:“茅山书院现在教的什么学问?”
    陈公辅说:“引申阐述大明国学,自成一派,且名之为金陵学。”
    朱国祥闻言笑了。
    王安石的新学,就别称“金陵之学”。
    陈公辅这人很有意思,历史上,他在北宋末年抨击新学,又在南宋初年禁绝理学。
    此人,其实有宰相之才,可惜脾气实在太硬了。
    他宁愿在乡下教书,也不在大明做官,一直把朱家父子视为贼寇。
    但这些年已经放下了。
    一来朱皇帝善待赵宋宗室,二来朱皇帝确实比赵佶更会治国。
    每每有朝廷打击贪腐、对外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陈公辅都会高兴得小酌几杯。甚至开始研究朱铭的学问,在朱铭把《荀子》升经之后,他还认认真真的研究《荀子》。
    一把年纪了,还在向年轻人请教天文和物理。
    朱国祥继续登山,来到茅山书院,陈公辅献上自己的著作《气论》。
    这是他结合王安石的新学,还有现在的大明官学,包括数学、天文、物理等知识写出的。
    前后耗时二十年。
    当天晚上,朱国祥点着蜡烛阅读。
    第一章讲的是哲学思想,开篇就说宇宙由“元气”构成。
    元气是一种混沌物质,然后衍化出阴阳、五行、万物。所有的衍化过程,都必须遵循物理规则,这些物理规则是可以探索、发现、总结的。
    他还认为,数学玄奥无比,物理规则可以用数学来表达。
    并强化王安石“天人不相干”的思想,认为天地自有其运行规则,不是鬼神或者人类可以干预的。
    但人可以利用物理规则来做事,比如朱国祥的农学便是如此,比如火器的运用也是如此。
    第二章讲经济。
    也是以王安石的思想为根基,又研究大明这些年的国策,两相结合进行论述。
    他认为天地间的自然资源是固定的,大地主、大商人多占一分,普通百姓就少占一分。因此,朝廷应该进行干预,通过各种手段抑制兼并和垄断。
    同时又认为,自然资源虽然固定,但人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还认为商品需要加强流通,才能让国家和市场变得更顺畅。
    第三章讲教育。
    主张经世致用,强调思考和实践,不要只顾着在经书里寻章摘句。
    第四章讲伦理道德……
    全书的字数并不多,三万多字而已。
    宋代大儒的学术著作,早就采用半白话、半文言书写了,因此这三万多字的信息量不能跟文言文相比。
    这本《气论》,更像是对王安石新学、大明官学、北宋政策、大明政策的一种思考总结。
    其中还分析了王安石为何变法失败,又阐述大明的一系列政策为何成功。并且在论述的时候,主要引用他年轻时最讨厌的《荀子》思想。
    顺带一提,陈公辅极为厌恶理学,他是南宋第一个提出要禁绝理学之人。
    “此人有大才啊!”朱国祥看完感慨。
    虽然第一章的内容有点扯淡,但放在此时已经有极大的进步性。即彻底摒弃鬼神之说,完全用唯物主义来阐述宇宙万物。
    只不过他的唯物主义,还是元气、阴阳、五行、万物那一套。
    他把阴阳五行通通给物化了,认为阴阳五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物质。
    次日,朱国祥在书院认真批注此书。
    比如在宇宙构成那一章,朱国祥就批注道:此论极妙,然有待证实。未经证实之论,可视为一种假说加以研究。或正确,或谬误,或有错漏,读书人当加倍努力去伪存真。
    还有一句批注最重要:此论我与皇帝早已提及,万物之理确可用数学体现。无法用数学体现者,非不能也,实当下学术不足所致。后人勉之。
    其余章节,朱国祥皆用批注的形式来增补,比如他搜肠刮肚写出自己所知的经济学常识。
    而且在教育章节,朱国祥首次公开写出认识论、方法论、矛盾论等观点。
    “连同批注誊抄两份,一份寄给皇帝,一份送给陈公辅。”朱国祥收笔说道。
    又过数日,朱国祥游览完茅山风景,前往南京坐船逆长江而行。
    陈公辅拿到誊抄本,仔细阅读思考朱国祥的批注。
    他看得惊叹连连,感慨道:“人皆称太上皇是当世尧舜,今日我总算是信了。惜乎当初不识明君,竟没有留在新朝做官!”
    (本章完)
新书推荐: 穿越者大联盟 我的神秘赶山异闻 犁汉 诡秘之主:瑶光 天海仙途 刚毅坚卓的他们 机战:从高达OO开始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 这无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