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往前挪动着,好不容易轮到了李秀才,他语气温和,说话有些慢吞,“小周郎君,一两银子可买多少腊肉?在下还想买罐豆浆粉,可有货?”
周海草都没抬头,听着声就知道是李秀才来了。
只有他会这样文邹邹慢吞吞的说话。
周海草快速回道:“一两银子可以买五两腊肉,豆浆粉也有货的,现在一罐不加罐子要两百文钱。”
“好,都要。豆浆粉就不要罐子吧。”
李秀才数着荷包里的铜钱,足数后连同那一两碎银递给了周海草。
接过碎银后,周海草放在小戥子上称一下。确认重量无误,便手脚麻利的从柜下拿出一个长条型的油纸包。又迅速的从架子上拿了鼓囊囊的,包着二十包豆浆粉的油纸包一起递给李秀才。
李秀才手里拿着腊肉,觉得重量不对,“小周郎君,这腊肉似乎重了。”
周海草笑道:“多的那是我给秀才公的心意,你可没少教我读书识字,快快收下吧,莫要与我客气这些。”
李秀才心里不好意思,他虽然教了周海草读书认字,但也没有像夫子教学生那般用心。
且周海草之前就时不时的给他送些吃食,去年大旱时,也给他家送去了珍贵的粮食。
旱灾刚过,又给他送了豆浆粉,眼下还给了他珍贵难得的腊肉。
李秀才觉得自己所教的东西,值不得周海草给的这样多。
只是周海草给了他后,就又忙了起来,他后面也排了许多的人要买肉,不好挡在前面,李秀才只能拿着东西先走了。
等忙完这阵子,他再多教些东西给周小郎君吧。
李秀才拿回家后,将这事给李母说了。李母的想法也与儿子一样,他们不好多贪图人家东西,今后有机会,得再好好的多教些东西给周小郎君才是。
周海草给的腊肉有一斤重,他也有分寸,铺子要求限量,不会明知故犯。
另外多的那五两的肉钱,周海草第一时间掏了荷包补上了。
累了一天后,周海草和张一金关了铺子在后院泡脚。
一直站着,脚受不了,酸痛难受的很。
张一金舒服的泡着脚,和周海草闲聊,“听说北城那边比咱们这人多好多,队都排到二里地外去了。也不知道你张二哥他们是怎么受得住的。”
“肯定也受不住,东家不是还从庄子里拨了两个人手去帮忙吗?”
周海草顿了一下后又道:“张哥,不然咱们铺子也开始招工?我总觉得东家是要将铺子往外铺,别到时候人手不够,拖了东家后腿。”
张一金想了一下后也觉得有道理,庄子里的暖房种植的菜蔬本就够庄子里吃,却还是扩建许多。
这两日也就要收了,听说还种了果子,也是跟着菜蔬一起收。
哪怕是不在杂货铺子里售卖,他们铺子现在两个人也确实人手不够。
以后铺子里要是稍微再多点东西,都忙不过来。
“成,我先招两个人。”
南城杂货铺要招工的消息一经放出去,就来不少人来应工。
城里不比乡下,连拉屎撒尿都要钱。经过旱灾那么一折腾,大家伙手里都没钱了。
虽说现在还不用交税,朝廷也还发着赈灾的粮食。但那哪够吃的啊?更别提处处都要用钱,没钱连夜香都倒不了,只能放家里臭着。
因此杂货铺说要招工,周围街巷能来的人几乎都来了。
一时间,南城杂货铺的队伍,也排出“二里地外”去了。
来应工的人太多,多的都影响铺子日常的营业。
张一金没办法,只能说今日铺子关门后和明日铺子开张前,会在后院各有半个时辰的会面时间。
若是过了那时间,便等下次招工。
虽说大家伙白跑一趟,可没有人有怨言。也是他们人真的太多,耽误了铺子的正常生意。
也不敢怨,还指着能应上铺子里的活,好拿些月钱回去养家呢。
第42章
南城铜锣巷往里走,靠近最内侧有一户人家。外墙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旧,木门也有一些腐烂。
窄小的院子里,一瘸腿的青年人,带着四个瘦巴巴的小孩,正在院子里折纸钱元宝。
不论是青年还是四个孩子,他们折元宝的手法熟练老道,一看就是没少折。
门外头传来一些响动,四个小孩没听到声音,并没多在意。青年第一时间抬头看向门口的方向,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停歇。
院门被推开,青年看到熟悉的身影后,才又低下头去。
四个小的这会听到门声都抬起头,发现是二哥回来了,脸上都扬起笑容。
其中看起来大些的小男孩,捧着自己折的元宝献宝一样的求夸,“二哥,快看我今天折的元宝好不好!”
最大的那个小姑娘,将身边那个看起来最小的小姑娘折的元宝也拿起来,“丫丫折的也可好啦,她比四宝折的还好呢。”
第一个献宝求夸的四宝有些不高兴,撅着嘴说:“三姐就只疼小妹!小妹做什么三姐都觉得好。”
三玉听到四弟的话,意识到自己最快说错了话。她张了张嘴,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看向身边的大哥。
小妹刚出生不久,娘就走了。她是这个家里,唯一一个没有被娘看着长大的孩子。
小妹从来不主动和人说话,更不会做出这种想要被看见,关注,夸奖的举动。整天将自己缩起来,三玉心疼小妹,平时也就格外注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