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许老、陶老理解,杨侠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深入浅出。
不过,哪怕再简单,有些深奥的名词和知识还是无法避免的。他放慢语速,同时举了很多例子。许老、陶老认真听讲,他们此刻就像杨侠的学生一样,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觉得拉不下面子。
两位老将军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时,会主动提出问题。他们的年龄加在一起,至少是杨侠的六倍,但在此刻,他们却像极了认真的学生,即使听不懂,也会竭尽全力去理解。
许老和陶老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多地听、多记。
即使最后只是一知半解,这对于九州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收获。他们打算回去后,将在基地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同事们,说不定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
因此,他们听得格外专注,遇到不懂的地方,甚至会用笔记下来。他们心想,研究所里的学者们应该会对这些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到时候可以再详细询问他们其中的道理。
杨侠讲解得非常认真,可能是平时普莱斯他们经常问问题,有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这让杨侠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既然要交定金,那基地后面肯定有一些新武器计划要研发吧?我们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项目?”在对基地的等离子弧反应堆有了大致了解后,许老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的问题很直接,也很实在,没有委宛的措辞。
这方面也确实没什么好隐瞒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既然要交一大笔定金,那肯定要让买家看看到底有什么东西。
总不能付了大笔钱后,连后面能拿到什么都不清楚吧?这样他们回去也不好向总部交代。
是的,别看许老、陶老已经做了决定,但他们回去后的报告和申请一个都不能少,该写的都得写上,整个流程还是要走的。
当然,流程不会卡得那么死,他们只要如实写上去就行。但如果不问清楚,回去的时候还真的不好写报告。
总不能写他们了一大笔钱定了一些未知的东西吧?即使他们相信基地的出品,相信杨侠,也不好直接糊弄着写报告。
毕竟,如果他们开了这个先河,其他人可能会跟风效仿,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所以,许老、陶老是肯定不会带头做这种事情的。
有些事情能问清楚就应该当场问清楚,而且如果不主动问,别人也不一定方便说。最后如果双方有什么误解,那也只能怪自己经验太少,没有问清楚。
“这个的话,我手头目前有一个战衣的设计,你们应该知道钢铁侠战衣吧?”杨侠认真地说道。他没有提及基地未来的计划,而是先介绍了现有的情况。
“纳米战衣吗?我记得你之前好像研究过类似的武器。”许老的记忆力很好,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上次在杨侠的母校好像展示过纳米战衣。
“都是战衣,但不一样。纳米战衣的作用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给身体提供保护,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护。”杨侠解释道。
“但钢铁侠战衣就不一样了,它依托的是等离子核反应堆压缩形成的能量仓,集攻防于一体。可以这么说,纳米战衣相当于是它的简化版。”
“钢铁侠战衣的功能很多,除了防御外,还可以发起攻击,同时兼具定位、搜查功能,甚至可以充当交通工具,快速移动、飞行……这些都不在话下!”杨侠简要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功能相差实在太多了,钢铁侠战衣可以说是全能型的武器,已经突破了防御的极限,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效果。
相比之下,纳米战衣的功能就显得比较有限了。
如果只是一味地防御,那永远都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主动出击才是王道。
哪怕作战实力不强,钢铁侠战衣也能让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王牌士兵,实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攻击、飞行……我以为这是小说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只要有能量仓就可以研发出那种级别的战衣吗?”许老和陶老忍不住感慨道。
“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这中间不仅仅是能量仓的问题。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其他部分可能一点都不比压缩能量简单。”杨侠补充道。
他们虽然不是科学家,但从杨侠的几句轻描淡写中,也能想象出研发这种战衣有多么不容易。不仅能攻击防御,还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上天下海无所不能,甚至有可能还能当做宇航服在外太空使用呢!
既然名字叫做钢铁侠战衣,那肯定和钢铁侠有一定的关联性。
许老顺口问了一句,得到了杨侠肯定的答复。
“没错,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全能的工具,无论是在宇宙、天空、陆地还是海洋,都有相应的适用模式。”杨侠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他所说的战衣功能,与电影中的钢铁侠战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既然决定打造钢铁侠战衣,就自然不会让它逊色于电影中的版本。
事实上,他预想的战衣功能多达上千种,而电影中展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解决了能量核的问题后,其他功能的实现就变得相对容易了。在系统的帮助下,一切都有了最完美的规划。
“那岂不是无敌了?还有谁能是这件战衣的对手?”许老和陶老惊叹道。
这么多功能,似乎其他军火设备的功能都被这件战衣所涵盖,这简直是一件逆天的设备!
相比之下,天气控制器、电磁脉冲设备等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上千种功能,还需要别的武器吗?有这件战衣就足够了。
“不,事情没那么简单。”杨侠摇了摇头,“功能多并不意味着能同时使用那么多。能量仓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哪怕已经接近无穷大,但也经不起那么大的消耗。”
“就像电影里的钢铁侠在外太空,因为能源不足,战衣的很多功能都无法发挥。同样的道理,我们基地研发的战衣也受能量限制。”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能量不足,战衣可能会面临自动关闭的风险。当所有功能都无法使用时,它就相当于一件纳米战衣,只剩下防御功能了。”
“所以,虽然战衣很厉害,但还不能取代那些大型武器设备。我更建议你们购买那些设备,战衣买回去也不好公开使用……”
杨侠的话没说完,但许老和陶老已经能够想象出那个画面:一个人突然飞起来,或者衣服自动开火,这绝对会瞬间登顶国际新闻榜首,造成轰动。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疯狂,特别是那些钢铁侠的剧迷们。到时候,别说敌对势力了,就连普通人也会想尽办法去接触它。
而大型设备则不同,人们看到后顶多会感慨一声“很厉害”,但不会有太多的好奇心,也不会做出疯狂的行为。很多人看到复杂的仪器第一反应就是头疼,敬而远之,根本不会凑上去研究。
当然,敬而远之的原因之一也是价格问题。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台普通的设备就可能抵得上打工人几十年的工资,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这件战衣大概多少钱?”陶老开口问道。他个人对钢铁侠战衣很感兴趣,但如果预算有限,他们还是会考虑购买更具实用价值的武器设备。
“大概七八十个亿吧,这还是初步的预算。”杨侠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价格真的不低,因为涉及到各种材料成本非常高。要在多种环境、极端模式中运行,每个零件都不便宜,根本没办法省。”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许老和陶老的预期。要知道,一套电磁脉冲设备才十几个亿,而仅仅是一件战衣的价格就可以买好几套电磁脉冲设备了。
尽管他们对这件战衣很感兴趣,但暂时也不得不放弃。价格实在太高了,不可能将所有的预算都在这上面。
而且战衣顶多只能一个人使用,为了保密很多功能还不能使用。现在社会网络这么发达,到处都是监控,任何举动都有可能被人拍摄上传。
所以,如果真的购买了战衣,他们还不得不暂时收起来,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拿出来使用。当然,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光凭一件战衣估计也不行,能量耗尽了就只能任人宰割。
九州国军部在职军人那么多,不可能只靠这一件战衣来扭转局势。有这个预算购买更多的枪械反而是最佳的选择,这点两个人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他们确实对战衣感兴趣,而且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会更感兴趣。但因为价格问题,他们还是决定将战衣放在最后考虑。
当许老、陶老听到电磁脉冲设备的价格时,心里还暗自庆幸,觉得价格还算合理,或许还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心想着,如果能把基地里的各种新型武器设备都购置一遍,用来武装九州国军部,那国防实力定能跃升到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度,即便是强大的米国也难以匹敌!
这个想法确实美好,但终究只是个想法罢了。光是一件战衣就耗去了大半的预算,让他们不得不正视现实的残酷。新型武器设备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令人咋舌,七八十个亿的数字一出,许老、陶老顿时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他们辛辛苦苦争取来的资金,恐怕也只能勉强买下一件战衣,预算就这么一眨眼功夫就用完了,实在是太过不经了。之前那些相对实惠的价格给了他们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基地里的东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昂贵。然而,直到现在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贵的东西可以贵得离谱,只是杨侠之前没有拿出来而已。
这个价格确实让他们难以做决定。如果是十几亿的话,他们或许还会考虑购买一件,但现在预算超支实在太多了。
许老、陶老一时之间没有回应,他们心里没底,不知道后面新武器的价格会如何。如果每件都是战衣这样的价位,或者更高,那他们就只能选择个别东西了,这显然达不到总部的期望。
而且,他们还需要回去商量一下才行,定金恐怕也不是个小数目,这下可有些棘手了,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杨侠看出了两位老将军的顾虑,于是主动出言解围:“定金大概一百个亿,后续还有很多大型设备,涵盖各个领域,到时候你们想要什么直接选就行,价格和电磁脉冲设备差不多。”
“战衣是个特例,所以比较贵。当然,如果九州国总部有什么别的想法,比如想要什么样的设备、希望达到什么效果,都可以随时跟我们沟通。”
“定金就算是预付款了,到时候根据实际的订单量来补差价就行。我想九州国总部应该不会只购买一两件吧!”
听到这里,许老、陶老终于松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下来。如果后续的单价都是十几亿的话,那他们还有很多选择的空间。
而且杨侠给出的方案实在是太灵活了,居然还可以提要求,这不就相当于定制了吗?要知道,一般特殊定制的东西售价都比普通货要高出30%,有的甚至更多。
这样一来,一百个亿的定金根本就不算什么。至少先交了这笔钱,就意味着他们至少能拿到六七个想要的武器设备。
除此之外,他们回去还可以开会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多拿出一笔预算来投入到其中,减少从其他国家下的订单。九州国每年的进口额至少数千亿,减少一部分就有几百亿,把这些钱全部投入到基地的新武器中,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有些九州国军火商提供的强大军火设备,或许能让军部在未来几年里都能减少支出——毕竟该买的东西都买完了,不需要再额外采购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