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911章 臣愿领兵南下

第911章 臣愿领兵南下

    第911章 臣愿领兵南下
    乾清宫内,
    轻烟渺渺,大殿内的香炉中,烧着上好的龙涎香,提神醒脑,彰显皇家贵气,
    但此时此刻,
    满朝文武,仿佛惧怕些什么,尽皆不言,不说京营全部大军,禁军左右卫乃是太上皇心腹,洛云侯想要调用禁军右卫和孝成的五万大军,就不免让人多一些联想,是陛下授意,还是洛云侯自己所想,实难猜测,
    首辅李崇厚眼角一动,眼神里闪过一丝精光,洛云侯如此直言,必然事先和陛下商议过,禁军右卫大统领和孝成,这一次动动也好,随口咳嗽两声,在寂静的殿内,尤为刺耳;
    “咳咳,陛下,臣有几句话想问一问洛云侯,”
    “首辅可问。”
    武皇此时心思未定,要说二十万三十万兵马尚可,现如今真到要兵这么多的时候,心底的迟疑,片刻定不下,也想看看李首辅如何言语的,
    “谢陛下,侯爷,那容老夫多问几句,可好。”
    “请阁老尽管问,”
    张瑾瑜无所谓,兵要多要少,少个十万八万并非不可,但有些事,就需要试探一番,文武百官,甚至于皇上,是真的放心他领军出征,还是假的,如果是处处节制,这一仗,神仙来了也打不赢啊,
    还有武勋反应,如果不成,京营兵就是个架子,之所以留下五万兵马,就是给那些不愿上战场之人留的,算是开了后门,想来武勋这边,应该明白。
    不明白的,也不必明言了,
    “好,既如此,老夫托大,敢问侯爷,这么多兵可有必胜把握?”
    这才是关键,京南糜烂至今,朝廷束手无策,如今洛云侯担此重任,朝廷是该大喜,但就怕不能如愿,
    “陛下,首辅大人,打仗之事,都是竭尽全力,狮子搏兔尚用全力,何况朝廷的兵事,只能说,臣尽全力,也希望北王和东王两位王爷,率军牵制住白莲教贼人,给臣子争取时间,”
    张瑾瑜没有真的狂妄,反而谨慎的提了一点意见,毕竟两教的人啥样,战力如何,多少人马,张瑾瑜也没见过,都是血肉之躯,谁又能真的能尽全功呢。
    首辅李崇厚眯着眼,仔细打量洛云侯,也不知说的是真是假,殿内其余官员也是满脸哗然,洛云侯都不能保证赢,这,不会吧。
    “好,第二问,从古至今,有道是出兵十余万,就敢号称百万大军,震慑对方,为何侯爷反其道而行?”
    这也是首辅大人所不理解的,如今朝廷南下大军溃败,正需要提振气势的时候,为何偏偏反其道而行,
    这点,别人不懂,张瑾瑜确实有想法,只要能抓到太平教主力,一战而下,重创敌军,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回陛下,首辅大人,既然是号称,都是虚数,臣反其道而行,就是要打一个时间差,这些邪教贼子脚底抹油的速度可不慢,要是被他们快速察觉,就怕他们跑了,所以,臣留下安湖大营五万军士,就要在外面多竖立旗帜,正常出操,迷惑京城细作之用。”
    “说得好,洛云侯用兵,果然出神,既如此,还有最后一问,如果发现太平教背后有人支援,又当如何?”
    首辅李崇厚夸赞完之后,又问了一个犀利的问题,背后支援,那会是谁去支援呢?
    众朝臣尽皆沉默寡言,许些事能做不能说,就连武皇也早已猜到,若无人支持,钱粮兵甲,哪来的那么多,府库那些兵甲,根本不够用的,只是,背后予以支持的人,是一个还是一群。
    张瑾瑜抬头正眼瞧了李首辅一眼,这个老匹夫,果真是不可小视,问的问题刁钻,但也知道,此番过问,也是朝臣和皇上想问的,所以,自己的回答,明白周正即可,至于遇上背后之人,无非就是关内藩王,亦或者是东平王和北静王二人,最大可能就是前太子,遇上就遇上,正主绝对遇不上,战场上,只分生死,
    “回陛下,首辅大人,带兵打仗,只分生死,何来其他之说,就当竭尽全力。”
    “好,好,洛云侯,老夫记得你说的话,最后一问,如若出兵,何时出兵?”
    这算是最后一问,李崇厚依旧是刚刚那一副面容,只不过眼底的气势,只有张瑾瑜瞧见了,
    “事不迟疑,时间宝贵,皇上,首辅大人,即刻出兵不可怠慢!”
    朝臣猛然一惊,
    这么快。
    “是不是太着急了,军械粮草如何补充。”
    “是啊,还没有摸清贼军动向,贸然出兵,万一。”
    “难道不多准备一番,”
    朝臣小声议论之际,留在最前面的几位皇子,心有悸动,大皇子晋王周鼎出列大声喊道;
    “启奏父皇,儿臣愿意和洛云侯一同出战,为父皇分忧,”
    眼见着大哥已经站了出去,二皇子魏王周崇和三皇子楚王周隆,亦然同时出列喊道;
    “父皇,儿臣皆愿意和洛云侯一同出战,为父皇分忧。”
    仅仅三声,确使殿内朝臣们议论声安静下去,都在用狐疑的目光看向三位皇子,显然三人的话语,极为突兀,不少人心思翻转,捉摸着三位皇子都已经开牙建府,争夺储君的位子,已然是不肯落后,或许,机会就在眼前,毕竟以往都忽略三位皇子动向,现在反应过来,却还算是不晚,
    武皇面色微动,见到他们三人神情忠肯,终究是有舔犊之情在里面,或许有个两全的法子,比如监军。
    “难得你们三人有孝心,兵事不同于政事,刀剑无眼,尔等可有惧怕之意?”
    “回父皇,儿臣不怕,”
    三人异口同声,朝中众臣,也是闭口不言,陛下有三位皇子,如今初露峥嵘,亦是可喜之色,但真要去,也是在后方,还需要好好筹办一番,
    武皇眯着眼,许是下了决心一般,点点头,
    “好,既然你们三人都有此心思,朕就答应了,但不可同去一地,晋王跟随洛云侯,魏王跟随北静王,楚王跟随东平王,分别任监军随军,另外,从南镇抚司衙门,各自加派皇城司近卫千人护卫左右,卢文山,增派三人为副手,审查地方官,你可有言官人选?”
    口述恩旨,最后还给三人分别配上副手,方便任用,卢文山知道武皇用意,有道是举贤不避亲,迅速脱口而出,
    “陛下,老臣有人选,言官严从,曹广正,曾正三人,可分派左右,”
    “好,既如此严从跟着晋王,曹广正跟着魏王,曾正跟着楚王,另外,洛云侯统领京营之兵,加之禁军右卫兵马,并着工部调任匠户和攻城器械,赐尚方宝剑,二品以下,尽可斩之,命北静王水溶为西河郡督军,统领西河郡全部兵马阻敌,命东平王穆莳为唐郡督军,统领全部兵马加之江南大营,防守运河前线,伺机夺回汝南城,即刻调兵,不可怠慢,粮草银响,动用户部官仓!”
    既然下定决心,武皇丝毫不拖泥带水,立刻任命三人,即刻出发,也让朝中文武百官身子一震,陛下这一次,竟然没有通知长乐宫,虽然一瞬间想了许多,但是众人尽皆拜服,
    “退朝!”
    戴权尖细的嗓音响起,众朝臣这才猛然惊醒,可是,武皇早已经没了身影,
    许多人还有疑问,但不少京官却用羡慕眼神盯着后面的三位言官,
    殿内,严从,曾正,曹广正三人,也有些神情恍惚,不知道此举是福是祸,但三人明白,皇命已下,如何能拒绝,只能听其命,
    张瑾瑜看到众人还不走,自己可没时间耽搁,走到三位皇子身前,说道;
    “三位殿下,即刻回府收拾好行囊,晋王殿下随后在南城门汇合,并且三位殿下动身时候,要把府上禁军护卫全部带在身边,还有三位女史也是一样,负责照顾殿下起居,速度要快,”
    “是,侯爷,”三位皇子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北静王水溶,和东平王穆莳,二人此刻脸上泛着苦笑,皇上来这一手,属实没有想到,带上两位皇子,只怕这一仗不好打了,许是看出两位王爷心中不愿意,张瑾瑜笑了笑,提醒一番,抱拳道;
    “两位王爷,既然皇命已下,自然不可耽搁,魏王和楚王两位殿下安危为重,前线决不能去,不如在郡城监督粮草军械之事,两位王爷觉得如何?”
    “还是侯爷想的周全,小王赞同!”
    北静王水溶立马知道其中含义,把皇子放在后方郡城,多有吃喝玩乐,自然不会去前方,是个好主意,东平王穆莳抿嘴一笑,抱拳回礼,
    “多谢侯爷提醒,此番想法甚好,江南唐郡乃是鱼米之乡,端是好地方。”
    隐晦的回应,几乎瞬间,就把楚王的去处想好了,唐郡郡城,那可是热闹的地方,想来皇子也不缺玩闹之地,剩下的,无非是看在眼前,
    “好,既如此,两位王爷,本侯还有一个请求,到了西河郡,还请尽快组织大军,拖住白莲教主力,让其主力不得回援,给下官争取时间。”
    这一点,张瑾瑜其实心里也没底,对方到底什么样,自己一无所知,稳妥起见,让其拖着一部分主力,就算贼军回援,自己打了时间差,回来也是无用了,
    却不知张瑾瑜自己这一番说辞,反而让两位王爷变了脸色,都由本侯变为下官了,是求人的语气,难不成洛云侯也没有底气,水溶暗自镇定,委婉问道;
    “侯爷,你给小王一个准信,此番南下有几成把握?”
    张瑾瑜张了张嘴,看着两位王爷略有担心的目光,笑了笑;
    “王爷,战场瞬息万变,怎可真的定下输赢,开局者都是五五分,此战则是三七开,如若王爷能拖住白莲教贼军主力,则为九成开局,但想到贼军背后是否真的另有其人,胜算亦在八成。”
    这也算张瑾瑜给二人打足了气,真假难辨,东平王穆莳立刻接话,
    “好,既然侯爷诚恳,小王亦然不能没有表示,五日内,坐卫军的船到唐郡,立刻组织江南大营三万兵马救援石州,水兄的动作也要快,北地调兵至少需要八日之久,所以,西河郡的府军尚有两万,亦然可用做守城,等后续招募青壮,也可组成新军补充。”
    原本答应给的援军是两万,如今变为三万,可见穆王爷上了心,水溶也不得不表态,
    “穆兄和瑾瑜兄放心,石州不会破,本王到了西河郡立刻整军南下,汝南城既然被白莲教夺取,那就不可能再放弃,所以,拖住大半主力尚可。”
    见二人都答应下来,张瑾瑜还真的好好谢谢二人,躬身一拜;
    “谢两位王爷,时间紧迫,我等立刻动身,”
    “好。”
    几人商议完,脸色凝重的各自离去,到了乾清宫的殿门前,见到严从三人还在等待,张瑾瑜随口吩咐,
    “你们三人各自回去收拾一番,而后到三位王府待命,随之一起走,带的东西不必太多,伤药也带一些,”
    “谢侯爷,”
    三人拜谢后,迅速离开,张瑾瑜也不等三人,急切跑出皇宫,还想着回府上和母亲辞别,
    也就是这个时候,
    养心殿,
    御书房内,
    武皇匆匆回来,坐在龙椅上,皱着眉,看着东墙壁影上的堪舆图,三下合围,主战场还在洛云侯那边,但西河郡和运河天险,必须确保无忧,
    “戴权,传口谕,让皇城司南镇抚司,负责三地情报传递之事,并且近卫之兵,务必确保三位皇子安危。”
    “是。陛下,老奴早已经派人传令,并且把皇城司中的好手,都调用过去,三位皇子身边各有一个千户贴身跟随,时刻保护,如有敌情,皆可先斩后奏,”
    戴权眼神凌厉,此番安排也是他刚刚在短时间内筹谋的,晋王跟在洛云侯身边,本身就有季千户跟随,魏王身处西河郡,匪徒众多,所以把柳千户调任身边,至于楚王身在唐郡,则是冯千户护在身边,此人毕竟多次去了江南了解一些,如此安排加上大批亲兵护送,万无一失。
    “好,去安排吧,此事你亲自去。”
    “是,陛下,老奴去了。”
    戴权应声,躬身而退,只留下武皇一人,沉思不定的面容,静静坐在那
    “快,把东西都带上,全军进城,驾!”
    东城门处,
    段宏手持调令,骑着马在那催促着,一万余重甲精锐骑兵入城,不说招摇过市,城中百姓喜看热闹,纷纷涌来,伸头观望,
    片刻后,
    街上尽头,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如天边的闷雷,身穿玄甲,散发出冰冷的煞气,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黑色莽兽,从街上穿行,
    随着骑兵队伍越进越多,街上百姓纷纷伸头观看,议论纷飞,酒肆中的不少学子,也在窗户边伸头观望,醉仙楼的二楼窗户边,早就被江南三大书院的人围的水泄不通,
    看着城下的骑兵入城,往南而行,都有些不可思议,外军岂可进京城,还如明目张胆,不少书院子弟窃窃私语,
    “庄兄,洛云侯的精锐骑兵入京城,这是怎么回事?”
    蓝信文有些不解,今日说来也巧,自从诗会一过之后,有着大公子和洛云侯的两首诗词,谁还敢言第一,余下的人只能随意作诗,把酒言欢,算得上是虎头蛇尾,诗会最终也未排名,但谁写的好坏一目了然,天下士子品鉴,洛云侯诗乃是天下第一,大公子词当世一绝,
    又兼之二人一文一武,也不知道谁先传出来,得此二人一文一武,文可安天下,武可定乾坤,虽然私底下似玩笑说法,却不知读书人最喜好这些,乃至于赶考士子,和六大书院的人,越传说的越多。
    “人都说,文靠大公子李潮生,武定洛云侯而安天下,此番京城急报,必然不是喜报,既如此,朝廷有洛云侯,岂有不用之理。”
    庄孝义难得好好站在那,静静地回道,想到京城处处精彩,时局牵扯天下动荡不安,此番就是证明,江南偏安一隅,三大书院就落了下乘,就算文官影响再大,还需要靠武勋将军,此乃不变之理,尤其是今日时局,文人最是无用。
    “啊哈哈,还是庄兄看的透彻,如今运河出京的客船已经备好,我等就要回江南了,也不知何时再回来,”
    许仁涛也是一脸的叹息,是非之地,早离开为好,江南虽然偏安一隅,但胜在安稳,又有着运河天险,只要中原无事,江南亦是无事,
    天下大事,轮不到他们。
    “是啊,也不知何时回来,两位仁兄,汝南城,距离唐郡太近了,江南之安危在乎江南大营,希望魏太守能坚持住,”
    蓝信文总感觉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或许承平已久的江南,再也不会安稳了,愣神之下,就把此念头甩出去,怎么可能呢,
    片刻,
    宫城方向,
    禁军大营,立刻想起了凄凉的号角声,
    “呜呜!呜呜!呜呜!”
    好似是商量好的一般,楼下关外精骑的队伍,也有哨兵拿起号角,吹了起来,
    一时间,苍茫凄凉的号角声传遍整个京城上空.
    (本章完)
新书推荐: 振兴本体宗,你截胡史莱克干什么 全职法师:开局契约固拉多 我登录了僵尸先生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每天都被美男抓着操(nph) 退圈后靠编剧爆红娱乐圈 重生之再度利用GL(纯百NP) 我的电子蝴蝶(恋与深空祁煜) 过来让我亲一下 林舟侧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