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问罪日本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开春之后,五艘铁甲舰缓缓驶入长江,往出海口方向而去。
去年九月份,大明建造了第一艘铁甲舰。
这第一艘其实是在七月份就建造完工,包括第二艘铁甲舰也是九月份打造完毕。但从完工到下水试航,用了两个月。
等确定了第一艘铁甲舰完全可以航行,所有的武器装备试射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已经开出长江进入东海巡航之后,大明正式开始爆兵。
皇庄的工厂全面启动,一块块钢板被送入车间,按照规格切割打磨成等比例板块,然后送往船厂进行组装。
钢板上有焊接口以及拼接口,组合拼接之后,再进行焊接,就会变得十分牢固。
也多亏了这几年皇庄培养了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各种现代工具都会用,不然想那么快把铁甲舰打造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这铁甲舰吨位不大,里面还有很多木质结构,比如甲板,船舱,在工匠们加班加点干活之下,很快第三艘、第四艘、第五艘,跟下饺子一样。
这些船放在后世,连游轮都比不上,最多就算是一艘五百吨级小型远洋捕捞渔船,跟航母比起来,纯属于弟中之弟,没有任何可比性。
但放在大明这个时代,同时期的海船,如大明福船在吨位以及长度上超过铁甲舰,可论起战斗力,却被铁甲舰完爆。
更别说其它国家的船只,那跟小舟没什么区别。
开春二月,经过半年的打造,又打造了三艘铁甲舰,并且都已经经过试航,没有任何问题,老朱一声令下,扬帆出海!
朱云峰和季赫没有去。
他们当然不可能去。
打小鬼子虽对于大明和后世来说,都是国仇家恨。
但远航毕竟有风险,哪怕是铁甲舰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能在暴风雨当中存活。
所以安全起见,在家坐等好消息就是。
这年代没有卫星,出海纯靠指南针,不过有个好东西,那就是具备航迹记录功能的导航软件。
没有网络,没有卫星,它可以记录航行轨迹,虽然不能实时导航,但通过实时记录,也能让人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该往哪个方向航行。
海军将领是靖海侯吴忠,德庆侯廖权,二人是大明初代水军统领吴祯与廖永忠的子嗣,擅长打水战,自然派他们出马。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载着数百吨柴油以及各类食物、淡水、枪炮的铁甲舰轰隆隆地驶向了日本岛。
古代社会,中日之间海上交流,往往需要十多天,甚至一两个月才能抵达。
比如鉴真东渡,753年11月16号出发,12月20日才到。
并且还是走的最短路线,从苏州出发,到的是日本萨摩,也就是后世鹿儿岛,全程只有800公里,但了一个月时间。
而后世最快路线,从上海直达东京的航运,仅仅只需要24小时,普通航运也只需60小时。
不是后世的船快,而是在古代横渡海洋最危险的就是迷失方向。
茫茫大海,虽然能靠太阳、月亮、星星定位,然而海风一吹,偏离航线的事情是常有的。
稍不注意,就可能目标日本,却飘到宝岛或者广州海南。
如果有导航的话,速度会快很多。
毕竟中日之间实际距离也就不到一千公里,就算按最低速度15节每小时,三天时间足够打个来回。
铁甲舰每艘配一台中控电脑,由发动机供电系统维持运转,上面就只有几个导航软件,实时监控自己的位置,通过对讲机沟通交流。
而且他们还配备了短波对讲机,能够随时与南京通话,在先进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二战之后的水平。
仅仅两天时间,他们便横渡东海,抵达了萨摩。
此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末期,后醍醐天皇推行王政复古,引起了武士阶级不满,被足利尊氏率领武士阶级推翻,跑到南方吉野建立南朝。
南朝初期势力还是很强大,依靠后醍醐天皇的名声,各地支持他的人不少,双方进入初期对峙阶段。
后醍醐天皇死后,势力衰退,一度只剩下南方很小的一片土地,甚至连后醍醐天皇的继承人,后村上天皇都逃到了更南的贺名生。
但足利氏解决了外部矛盾,内部矛盾爆发。
足利尊氏在组建与室町幕府的过程中,弟弟足利直义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足利直义的势力很强,是室町幕府的二号首脑级人物。
为了独享权力,逼弟弟离开权力中枢,足利尊氏策划了高师直上洛讨伐足利直义的事件。
这次事件后,足利直义被迫出家为僧。
然而足利直义派系强大,趁着足利尊氏出兵讨伐自己支持者的时候,足利直义再次起兵,北朝于是发生观应扰乱。
这次事件让足利尊氏元气大伤,被迫投降南朝,出现正平一统,南朝一度崛起,甚至把足利尊氏赶出京都,一度收复了北朝的都城。
然而这种内部矛盾没有解决的统一来的快,去的也快。
随着足利尊氏消灭了足利直义,重新开始反扑南朝,南朝再次被室町幕府击败,并且势力也慢慢被室町幕府蚕食。
到了如今公元1383年,北朝后小松天皇,南朝后龟山天皇时期,南朝就只剩下贺名生及周边小片区域。
然后就是北方有出羽、陆奥、信浓、三河、远江、志摩等少数几个名义上支持南朝的藩国属地。
而且这些藩属内部也不统一,很多家族有的支持北朝,有的支持南朝。
比如三河的吉良氏、今川氏、细川氏,一色氏、菊池氏等等,他们先跟北朝,又跟南朝,反复无常。
基本上谁强他们帮谁,口号喊得响亮,实际也帮不了什么忙。
所以如今的南朝差不多已经到了末日,历史上公元1392年,足利义满统一日本,建立室町幕府最鼎盛时期。
而杀死大明使者的,便是南朝的摄政亲王,怀良亲王。
大明这次出兵,正是以此次借口问罪日本。
银色的铁甲舰缓缓驶向了萨摩岸边,由于没有港口码头,他们停在了海岸线上避免触礁。
高大宽厚的铁甲船体惊呆了海边的日本渔民。
他们先是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紧接着慌不择路,纷纷扔下手中的渔网一类工具,一边嘴里喊叫着什么,一边手舞足蹈地向着内陆方向跑去。
见此在主舰上的吴忠撇撇嘴,对身边的廖权说道:“日本国的人怎么这般矮小,穿的衣服也破破烂烂。”
廖权笑道:“像群猴子。”
“就这些人也敢杀上国天使,看来也是陛下仁慈,前些年没有出兵,否则早就屠戮光了。”
“其实陛下也是没办法,前些年大明初建,国贫民弱,又有北元为患,不得已只能忍气吞声,如今兵强马壮,自然也该”
“话说回来,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朝野传闻,这都是吴王殿下与楚国公所造,还有那摩托车、三轮车”
吴忠好奇说道:“你之前从陛下征讨过元帝、云南以及辽东,这其中隐情,你是否知道一二?”
“嘘。”
廖权吓了一跳,连忙左右张望,怕周边士兵藏有锦衣卫暗卫偷听,见四周甲板上的士兵离得远,才低声说道:“不要说这事,你八要命了?”
“啊?”
吴忠也被他吓了一跳,忙低声问道:“这事干系很大吗?”
“那是碰都不能碰的事,千万不要乱讲。”
廖权小声道:“之前大将军也曾经问过陛下这件事,你知道陛下怎么说的吗?”
“怎么说的?”“陛下说此为大明最高机密,有刨根问底者,斩!”
“这”
吴忠睁大了眼睛。
他之前担任羽林卫指挥副使,羽林卫驻地在皇宫城北外,并不进入宫中,他也没有跟随朱元璋征讨地方,对这些事情还真不知道。
事实上对于大明现在的变化很多人看在眼里。
底层百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以为这是在陛下和太子的英明领导下,大明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那些权贵却明白,那些新冒出来,划时代的产物,绝不是大明所能制造。
不然的话,他们以前怎么没见过或者听说过?
那么从哪里来的呢?
联想到忽然冒出来的吴王殿下以及楚国公,正是他们出现之后才有了这样的变化,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人猜测,这吴王殿下和楚国公,必然是世外高人,或者是有什么神仙手段,不然陛下和太子也不会这么维护他们。
而且他们也不会觉得二人是海外归来,从海外带来了先进的科技。
因为如今可不是秦朝,徐福一顿忽悠,就能骗到秦始皇相亲海外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到了大明时期,大明人对世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洪武二十二年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便证明了这一点。
南方沿海地区从宋朝开始就与世界各国做贸易,海运更是一度达到非洲,所以世界怎么样,大明底层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权贵必然清楚。
至于具体是什么神仙手段,他们就无法想象了。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对未来、穿越这种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相比之下,反而毛骧蒋瓛等近卫知道的真相更多一点,但却守口如瓶,曾有侍卫喝醉了与几个朋友说起这事,朋友又与朋友说。
结果有十七人知道这事,被老朱全部下旨赐死。
但实际上那侍卫仅仅只是说了他曾经去乾清宫外广场上搬运东西,那些东西是凭空从地宫里出来的。
所以毛骧蒋瓛等人自此噤若寒蝉,不敢再胡乱喝酒误事,连睡觉都担惊受怕,不敢与家人同睡,怕说梦话说漏了嘴,以至于满门抄斩。
二人正说话间,远处忽然来了一队人马。
为首的穿着古怪的铠甲,头发中间剃掉,两鬓与后方的头发扎起来,在头上挽成月牙。
这就是从镰仓时代开始流行的月代头,而且萨摩也是月代头的发源地。
那人大概五十来岁,并非骑着马匹,而是由两个人抬着坐轿子过来,那轿子就中间就一把椅子,两侧绑着竹竿,一摇一晃。
这是竹轿,至于日本传统的贵族出行工具架笼则流行于江户时代,眼下倒没出现。
队伍大概数百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岸边,打量着远处船只。
由于怕靠岸触礁,因此船只离得比较远,岸上的人也看不清楚,只看到黑乎乎的船队,在海上看不出大小,具体模样也不知道。
双方就这么对峙了一会儿。
吴良放下望远镜,诧异道:“我还以为他们要派人过来呢。”
他在望远镜看到对方悠闲地坐在那,完全没有派人过来的意思,显然是在坐等明军这边自己主动上岸。
“倭人真是无礼,见了上国使者就这般态度,欺我大明无人啊。”
廖权不满道:“来人。”
“将领。”
“下小船,随我过去。”
“是。”
部下立即下令放小船。
很快一艘七八米长的木船被放了下去,十多个人卫士背着枪,跟着廖权上船。
吴良也没有阻止。
他们手里有枪,还不需要担心到害怕几百个倭寇的地步。
很快小船划向岸边,到了近前距离对方大概十多米,廖权站在船头喝道:“那倭人,听得懂话吗?”
“他们是明人?”
“坏了,莫不是明人来征讨我们了?”
“不用怕,当年元人多厉害,还不是被我们击退了?”
为首的几个武士顿时叽里呱啦地说起来。
汉语在日本并不流行,因为那是属于顶级层贵族才会的语言。
民间百姓以及普通武士、贵族根本不懂。
所以他们虽然知道对方说的是汉话,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只有为首的岛津师久勉强能听懂几句,他是萨摩守护,也就是萨摩国本地大名,勉强也算上层贵族了。
而且萨摩离大明很近,从宋代开始,很多中原商人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因此他会一点汉语。
听到对方的话,岛津师久先安抚了几句随从武士,随后态度傲慢,用生硬的汉语对廖权说道:“你们是明人?来我日本国有何贵干?”
“呵。”
廖权冷笑道:“当年我大明皇帝陛下让你们管管倭寇并向我大明朝贡,你们去却杀我大明的使者,还扬言若大明来犯,尔等将枕戈以待,现在我们来了,让你们国王跪地投降,与我们一起前往大明请罪,否则日本国鸡犬不留!”
“嗯?”
岛津师久先是一愣,随后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好笑的笑话,大笑道:“哈哈哈哈,你们在痴人说梦吗?就凭你们,也想征讨我日本国?”
“砰!”
一声枪响,岛津师久额头出现一个血洞,双目圆睁,一脸不敢置信。
“喜欢笑,怎么不笑了?”
廖权放下手中的枪,挥挥手道:“开枪,都杀了!”
“砰砰砰!”
在岸上倭人还未反应过来,都处于震惊的眼神当中,十多名亲卫纷纷开枪射击。
一时间,岸上惨叫声此起彼伏,恐惧迅速蔓延,诸多武士仿佛看到了鬼一样,纷纷扔下手中的刀,面目惊恐地向着内陆方向跑去。
廖权目光微凝,狞笑道:“追,给他扫个干净!”
杀我大明使者。
虽远必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