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对日本可持续竭泽而渔
岛津师久至死都不明白,明军是如何与他离着那么远的距离将他杀死的。
剩下的萨摩藩武士,再无往日欺凌农民时候的威武霸气,就只剩下仓惶失措拼命奔逃。
明军的表现犹如天神下凡一般,杀得这些恶鬼们仓惶出逃,岛上的人间炼狱,风景都好似漂亮了不少。
而对于吴良与廖权来说。
他们其实也不太理解,为什么倭寇们会这么自信心如此爆棚。
面对王师抵达,反而丝毫不惧,竟然敢于和强大的大明王朝作对。
不过他们却是知道,现在日本国岛上的风气就是这样,对大明傲慢无礼。
因为早在洪武十二年前,陛下遣使者过去责问日本。
而他们在给陛下的答书当中,将自己比为唐宋天朝上国遗民。
还写诗夸耀他们日本“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并且说现在的大明没有唐宋之风,不配为中华正统。
而面对老朱大怒说要讨伐,甚至狂妄地说“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
由此可见,在日本贵族心目当中,那个曾经强盛的唐宋帝国已经崩塌。
而大明作为中原王朝的继承者,却不是唐宋继承者,而是粗鲁无比,梳着辫子的元朝继承者。
元朝在日本人眼里不是天朝正统,所以大明也不是天朝正统,天朝正统不在中原大地,而是在东洋一个的岛国之中。
即便大明来攻打也无所谓,正好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中华正统。
这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当时的日本主流学界都持这个观念。
他们到了大明发现大明百姓都留着元人的发型,服装也失了唐宋华丽。
于是觉得现在中原已经被异邦奴役,非华夏文化继承者。
因而面对朱元璋的斥责,他们不仅杀了大明使者,还遣使奚落大明皇帝,态度可以说是异常嚣张。
然而他们却是不知,当时老朱才刚恢复中华不久,全国各地依旧保持着元朝习俗是很正常的事情,直到明中期民间才彻底剪除元朝辫子,恢复中华礼制。
或许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他们估计,大明初建,没有远征东洋的能力,所以才敢于如此放肆。
但让吴良和廖权想不通的是,对方觉得大明不能远征,可如今大明的船队都已经抵达了,天军降临,对方居然还敢这样的态度。
当真是以为大明软弱可欺?
那既然如此。
我都打上门了,你不为当初的行为与傲慢赔礼道歉,那就只好让你们付出代价了。
廖权也没有惯着,直接下令开枪,射杀了百余人。
剩下的全都逃跑。
明军把船只靠岸,追了上去。
只是没想到那些小矮子跑得竟还挺快,一个个跟猴子一般,迅速消失在远处山林里,让廖权遗憾不已。
随后吴良下令铁甲舰停在海面上,让数千明军坐小船靠岸,在向导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杀向了萨摩藩的藩厅——东福寺城。
此次大明远征,最怕的还是那个问题——迷路。
在海上的时候有导航做航行记录,可以实时定位他们的位置,从而判断方向,避免跑到别的地方去。
但上了日本岛后就不行了。
毕竟中国人看日本岛面积似乎也就这样,可把日本放在欧洲去,那就实打实的大国,比带嘤和德国面积都大。
所以这次出海,大明带了不少熟悉日本情况的大明商人做充当向导。
在他们的带领下,明军杀入东福寺城。
此时东福寺城内一片慌乱,到处都在四散逃跑。明军进城后把岛津氏的武士全杀光,还放了一把火烧了岛津家府邸,随后扬长而去。
下午时分,明军再次出发,向下一个目标地——大隅国前进。
这里同样也是岛津家族的地盘,大隅守护名为岛津氏久,藩厅所在地为姬木城。
等明军赶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明军没有夜晚出动,耐心地等到第二天上午,由于东福寺城离姬木城有一百多公里,且沿途都是山岭,使得岛津氏久还不知道那边的事情。
见到明军之后,岛津氏久同样十分傲慢,于是明军冲入城中,再次杀死岛津氏久,几乎将整个岛津家族给摧毁。
接着明军便又奔向日向国。
这里依旧是岛津家族地盘,守护名为岛津伊久,是岛津师久与岛津氏久的堂弟,藩厅所在地名叫都之城。
结局毫无意外。
整个岛津家族称霸当时九州岛南部,后来更是日本显赫一时的顶级贵族门阀,如今却被明军轻而易举地连根拔起,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明军的消息也迅速向周围藩国扩散,然后飞驰般报往平安京。
十多天后。
当消息传到距离萨摩将近一千公里的平安京时,大明的海军已经在萨摩、大隅、日向、伊豫、土佐、阿波等数个藩国逛了一圈,浩浩荡荡杀向难波京,也就是后世大阪。
“什么?”
此刻平安京内,第三任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震惊地看着信使,脸上充满了不敢置信。
他的爷爷足利尊氏创立室町幕府,南征北讨多年,已经将日本全境大部分地区都收复回来,让各地藩国家族臣服。
如今到了他的手里,室町幕府更加强盛。
眼看就要南北朝一统,完成一项壮举的时候,明军忽然出现,在沿海城市到处烧杀抢掠。
而且听完了信使讲述的经过,足利义满十分吃惊于明军的恐怖战斗力。
武士们根本没有接近的机会,就被远远击杀,明军到现在为止,都毫无伤亡。
这么夸张的武力,让足利义满惊恐不已。
他颤抖问道:“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将军!”
信使亦是脸色惨白道:“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怕。我亲眼看到明人拿起一根长竿对准我们,随后我们的人就纷纷倒下了。”
“这”
足利义满眼神中充满迷茫,在他的认知当中,还从未见过这种武器。
事实上大明还没有火枪,有火铳,体型跟迫击炮管一样粗。从南宋出现突火枪开始,元朝就制造了火铳,传到欧洲,才发展出火绳枪。
直到明朝嘉靖年间,佛朗机炮以及火绳枪才传到中国来。至于传到日本,也得十六世纪,日本战国时期才有。
所以就连火绳枪他们都不知道,更别说拉栓式步枪这种划时代的产物了。
“这是妖法,是明军的妖法。”
左大臣藤原兼季面露惧意道:“必须要用法术破除。”
摄政关白二条良基呵斥道:“哪来的妖法,这肯定是明军的火铳,我听大明的商人说过这东西。”
“什么火铳只有长杆细?”
“那也肯定不是妖法,如果是妖法的话,还要那长杆做什么,事情肯定出在长杆上。”
“胡说八道!”
“好了,别吵了。”
内大臣源义成打断了二人的争吵,然后对足利义满说道:“将军,我觉得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该派人与明军接触。”
见到众朝臣乱作一团,足利义满陷入了沉思。
日本的构架其实与东汉末年相似。
天皇就像汉献帝刘协,刘协自己也有朝廷百官大员,日本同样也有朝廷百官。
摄政关白就是丞相,其余主要有左右内大臣辅佐。
而足利义满就是东汉的曹操。
甚至连后小松天皇自己都说过,“义满即我朝曹操、司馬懿也哉”。
跟曹操一样的是,朝廷里的官员也都是足利义满的亲信,毕竟后小松天皇作为一个傀儡,也没有任命官员的权力。
所以平日里日本政务其实不出自后小松天皇的皇宫,而是出自平安京室町的将军府。
因而这个时代也称为室町幕府,官员也都在这里围绕在足利义满左右。
现在众人意见不一。
藤原兼季认为对方是妖法,需要去寻找会破除法术的僧人或者阴阳师。
而二条良基则强烈反对。
唯有源义成算是提出了一个勉强可行的方案。
足利义满问道:“可是现在明军见人就杀,这可如何是好?”
“不管如何都要与他们接触。”
源义成说道:“如今明军来日本问罪,不能力敌,我们当向他们投降,按照他们的要求做方可。”
“如此我日本颜面何存?”
一直没有说话的右大臣兼足利义满的大舅哥日野资康不满说道。
“生死存亡之际,还谈何颜面?”
权大纳言兼足利义满的小舅哥日野资教这次没有站在哥哥的这边,而是冷静分析道:“此事,我觉得可以祸水东引。”
“哦?”
足利义满忙问道:“如何是好?”
日野资教说道:“此事皆因当年南朝的怀良亲王杀大明使者所致,后来大明使者到九州等地,当地大名守护轻视明人,以怀良亲王的名义给大明上书,言语讥讽大明。我们只需要把罪责推给南朝,把明军引至贺名生,将龟山天皇陛下以及怀良亲王殿下缚往大明请罪,则或许可以消弭此次祸患。并且可一石二鸟,即解决了大明问罪,也解决了南朝。”
“这”
足利义满睁大了眼睛,随后面露狂喜道:“哈哈哈哈,资教真乃吾诸葛亮是也。”
日野资教谦虚地笑了笑。
小日子崇拜中原文化,不仅崇拜唐宋,对于三国也极为痴迷。日野资教能想出这种驱虎吞狼的计策,《三国志》可没少看。
当下足利义满也不再犹豫,立即派了自己的姨夫,任大膳大夫的伊达政宗率领使节团前往难波京与明军交涉。
平安京离难波京非常近,不过五六十公里,而且沿途一路都是少见的平原区,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使节团中午出发,第二天清晨抵达。
此时大明的船队已经在难波京,但由于还是怕触礁那个问题,不敢靠近海岸线,而是把船固定在海上,用小船靠岸。
在主舰上,廖权和吴良正在看导航,廖权指着导航说道:“这里在舆图上说是大阪,但当地人好像叫这里难波京,不知道怎么回事。”
“别管叫什么,到了就行。”
吴良说道。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问问朝廷的意思吧。”
吴良随后拨通了短波电台,过了一会儿那边有人答道:“南京电讯一处。”
“我们是东海舰队,现在已经到了日本大阪,想问问陛下,接下来该怎么做,是要杀进他们的京都吗?”
“稍等。”
那边电讯一处的人又连通了朱元璋的警卫处对讲机,片刻后对他们回答道:“陛下说,将他们的国王生擒回大明受审,可以扶持他们的幕府作为傀儡,让他们挖掘金银矿产运回大明。”
“为何要扶持幕府傀儡?都杀了不就行了吗?”
廖权纳闷询问。
电讯一处那边回答道:“陛下说了,都杀了会让日本国内陷入混乱,如今大明还不能完全占领日本,当先逼着他们运金银硫磺等矿藏为主。”
这其实是老朱的意思。
按照朱云峰的想法,应该都杀掉。
把日本天皇以及幕府、地方大名、世家门阀、武士阶级全部铲除。
因为朱云峰觉得,一旦大明这么做了,那势必会引起整个日本的武士阶级恐惧,从而集结部队来攻打明军。
明军趁着这个机会扫清整个日本,杀个血流成河,弄死几十万人,只留下一堆平民当矿奴。
但老朱觉得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大明远征日本,日本杀大明的使者只是借口,真正要得到的,还是日本丰富的金银硫磺矿藏。
比如佐渡金山,石见银矿等等。
大明如果消化这些矿藏的话,将不需要再从现代搞银子,一来降低对现代的依赖,二来也是降低暴露的风险。
如果按照朱云峰的意思做的话,铲除整个社会阶级,大明就需要重新再构造一套体系。
不管是从大明派遣官员管理,还是在当地选人管理,都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不利于大明马上就能从中获利。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学西方殖民者那一套。
扶持当地亲大明的势力,让他们去管日本平民土著,大明只管可持续竭泽而渔,往死里压榨日本就行。
简单来说,朱云峰那一套属于简单粗暴的人杀光,然后杀鸡取卵,造成日本内部动荡,从而让大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开矿搞钱。
老朱那一套则是细水长流,对日本搞殖民主义,虽然短时间内不能杀太多的人,但长远来看,对大明更有利。
这套办法还是朱云峰给他的,让朱云峰有点后悔了。
虽然朱云峰也知道这么做最好,对大明来说利益最大化,但对日本必须区别对待才行。
奈何老朱如今已经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他奉行的是大明利益至上,在这一点上,朱云峰的规划损害了大明的利益,自然不会选取。
因此现在吴良他们接收到的也就是这样的命令。
“是。”
听到南京的回信,吴良应了一声,随后对廖权说道:“听到了吗?准备攻打京都吧。”
“听说日本现在有南朝和北朝,有两个国王呢。”
“都抓了。”
“嗯。”
廖权点点头:“到时候派一队人去就行。”
说话间,外面对讲机有人报告道:“报,将军,远处来了一队日本使节,他们离得很远就跪下磕头,现在怎么办?”
“哦?”
吴良与廖权对视一眼,随后廖权说道:“我去看看。”
“嗯。”
廖权随即下了船靠岸过去。
岸边上的明军正在寻找驻扎营地。
他们打算以大阪为登陆点,横扫整个日本。
此刻难波京周围渔民都逃跑了,只剩下零星的渔村,淀川边上难波京城池紧闭,寂静无声。
伊达政宗率领使节团远远地下跪。
他可是听说了,明军离得很远就可以杀人,因此不敢靠近,只能远远跪着,请明军自己过来。
廖权下船后,带着数十人走了过去。
离大概二十多米,众人就举枪瞄准,吓得伊达政宗连连磕头求饶,磕磕巴巴地用汉语说道:“将军饶命,饶命。”
“你是什么人?”
廖权问道。
“下邦小臣大膳大夫伊达政宗见过将军,小臣奉足利义满大将军的命令前来向大明赔礼道歉。”
伊达政宗慌忙说道:“大将军是非常敬仰大明的,之前杀明使的人是南朝的怀良亲王,与我们北朝无关啊。”
“无关?”
廖权冷笑着威胁道:“不管如何,杀我大明使者就是死罪。管你什么南朝北朝,只要是日本国王,按我大明皇帝陛下的命令,就该送去大明受审,但有阻拦者,杀无赦。”
伊达政宗脸色惨白,与使节团的其余人一起磕头不止道:“还请将军明察,这真不关大将军的事,将军要明辨是非,不能错怪好人啊。”
“哦?”
廖权故作思考道:“既然如此,让你们将军亲自过来,向我们下跪道歉,把事情经过阐述一遍。不然的话,我们就血洗日本,鸡犬不留!”
“啊,这”
伊达政宗面露迟疑。
在日本室町幕府时代,人们是不尊敬天皇的。
比如后小松天皇他爹光严天皇出平安京到外面出巡,遇到一个大名土岐赖远。
天皇的近侍就说:“天皇在这里,快下马迎接。”
结果土岐赖远大怒道:“什么天皇,狗天皇,看我射他一箭。”
那场景跟狗脚朕差不多。
当时土岐赖远就拉弓给了光严天皇一箭,然后命令手下武士冲过去,把光严天皇以及随从公卿一顿暴揍。
从这一件事就能看出来,幕府时代的天皇基本也就是个吉祥物,不止是大名、守护、武士,甚至连底层平民都不一定高看他几眼。
民间不乏有废掉天皇的声音出现,若不是幕府内部也派系林立,有一些需要利用天皇名义把持权力者,恐怕就连足利义满都要把天皇废掉,自己来当皇帝了。
但幕府将军就不同了。
天皇没有实权,是因为天皇手底下没有军队。
而幕府将军都是有着军队支持,东征西讨,把各地大名打服,这才成为实质上的日本共主。
所以幕府那边送两个天皇过来,押去大明受审无所谓,再立个天皇就行了,反正皇室成员那么多,不怕没有天皇可立。
可幕府将军如果被押去大明的话,那日本就得乱套,又变成群雄争霸的存在。
因而伊达政宗不敢答应。
见他犹豫,廖权冷笑着指着远处的山坡道:“看到那山了吗?”
“看到了。”
“老吴,把东面海边那座小山坡夷为平地。”
廖权拿出对讲机跟吴良说道。
“好。”
吴良应了一声,随即给五艘军舰下令道:“东面小山,所有炮口准备!”
“杭州舰准备完毕。”
“苏州舰准备完毕。”
“常州舰准备完毕。”
“扬州舰准备完毕。”
“淮安舰准备完毕。”
“发射!”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顷刻间。
上百门火炮齐射。
在伊达政宗震惊的目光当中。
远处的小山坡顿时迸发出巨大的爆炸。
硝烟弥漫。
随着海风吹拂,尘埃过去。
那原本大概四五米高的小山坡,此时上面的树木全被炸光,连地面都硬生生矮了大半截。
真的快夷为平地了!
见此情形,伊达政宗颤抖着道:“小臣马上回去,请大将军过来向大明赔罪!”
说罢倒退着爬了几米,随后连滚带爬地跑了。
看到他离去的背影,廖权四下扫视,与士兵们对视一眼,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