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难波京条约》,提刀上洛
傍晚时分,又跑了一天的伊达政宗总算赶回平安京,把事情向足利义满汇报。
听说明军竟然能瞬间将一座小山夷为平地,足利义满被吓得不轻,面对明军的要求,犹豫再三,不敢答应。
而朝廷诸多公卿,也是沉默不语。
最后还是日野资教分析劝说,才决定出发。
其实经过分析后,摆在足利义满面前的也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抵抗。
二是去向明军下跪道歉。
前者死路一条。
大明的武力足以横扫整个日本,躲在哪里都没有用。
后者也很危险,但却是唯一的生路。
就看明军还讲不讲理。
如果讲理的话,明军就会去对付杀他们使者的南朝,而不是对付他们无辜的北朝。
这样一来,他们也能达成最初驱虎吞狼的目标。
唯一的问题就是幕府大将军去给明军下跪,显然是让足利义满颜面尽失,下面支持他们的部将、武士们说不好会军心涣散。
可在性命与幕府大将军政权面前,颜面算得了什么呢?
因此再三思量之后,日野资教告诉足利义满,这是仅有的生路,要是不选的话,鱼死可未必网破。
在这样的情况下,足利义满自然只能如此。
翌日。
足利义满出发,抵达了难波京。
他看到了明军海边营寨,也看到了远处停的五艘军舰,更看到了被炮火夷平的小山。
沿途一路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
足利义满老老实实地来到明军营寨前,带领满朝公卿下跪磕头。
廖权随即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当众宣布条约。
‘一,此战为大明讨伐不臣之国的战争,属正义之战。日本应该上交国书,为杀害杨载、吴文华等五名大明使者道歉。’
‘二,日本放纵倭寇屡次劫掠大明沿海,给大明造成巨大损失,当赔偿大明白银2.3亿两,以弥补损失。’
‘三,明军亲自讨伐,日本国战败。作为掀起战争,又战败的国家,日本自此丧失主权,割让九州岛给大明,废除日本国王,由幕府代掌,受大明监管。’
‘四,日本国王,不管有多少个国王,全都押往南京受审。凡杀死使者,以及杀戮过汉人者,一律死罪难逃,不可饶恕。’
“五,日本向大明开放平安京、难波京、萨摩、石见、出云、佐渡岛和出羽七处通商口岸。”
‘六,日本所有内陆河流通航行权范围。’
“七,大明将在日本对马岛、佐渡岛、石见国、难波京、平安京等多地驻军,日本当负责所有一切军费开支。”
“八”
各项条款,林林总总,有十四条之多,涉及方方面面,涵盖政治、商业、军事等等,几乎就是冲着日本灭国去。
当听到要赔偿那么多白银的时候,足利义满脸都绿了。
要知道现在的日本可还没有发现石见银矿与佐渡金矿,整个国家穷得当裤子,很多百姓连衣服都没得穿,上哪去凑那么多白银去?
然而廖权和吴良却不管这些,只是冷笑着告诉他,签了之后白银会有的,如果不签的话,那就是留岛不留人。
他们甚至当着足利义满的面,又进行了一轮炮轰。
在明军强大的武力震慑下,足利义满也只能硬着头皮签署了这份《难波京条约》。
随后明军入驻平安京,逮捕了后小松天皇。
两天后,明军南下至贺名生,抓了后龟山天皇,把南北两个天皇一网打尽。
这件事情迅速传遍整个日本。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地方大名、守护纷纷痛斥足利义满卖国求荣,甚至连天皇陛下都出卖。
于是乎纷纷招兵买马,要提刀上洛,进京勤王。
这倒是让人意外。
廖权和吴良还以为他们一路过来,杀了沿岸十多个大名守护,数千名武士,日本已经老老实实了呢。
结果居然还有这么多不怕死的。
不过倒也正常。
古代信息封闭,日本虽然面积不大,可最东北的出羽与最西南的萨摩直线距离都有一千三百多公里,实际距离差不多两千公里。
明军是从南方的海岸线一路杀过去,北面以及内陆地区都没有见识过明军的强大,只听说过一些传闻。
传闻这种东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没有亲眼见到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认为明军真的是一个个天兵天将,反而觉得这是个推翻室町幕府的机会。
下克上的传统便是起源于镰仓幕府时期,发扬于室町幕府时期,流行于战国、江户乃至于近代。
室町幕府南征北讨,打服了很多地方大名。
但面服心不服的大名多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美浓守护土岐赖康。
土岐赖康就是向后小松天皇他爸射箭的土岐赖远的侄子,因为土岐赖远没有子嗣,他继承了美浓国守护。
当年土岐赖远就是被足利义满他爹的幕府所杀,因此双方有血仇。
在得知足利义满投靠大明之后,顿时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振臂一呼,提刀上洛。
他甚至学曹操搞了个天皇手诏,假传诏书,邀请天下大名共讨明军以及足利义满,匡扶日本国。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
除了被杀得胆寒的西南沿海岸十多个藩国没有响应以外,几乎整个日本的大名守护全都积极参与,带齐人马,前往美浓会盟。
事实上即便是那些被杀得胆寒的藩国当中,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武士阶层带上刀剑出发了。小日子人民族性格极端矛盾,《菊与刀》中说他们“既温文尔雅又残忍暴虐,谦虚谨慎与鲁莽自大并存,驯服本分与桀骜反叛并存,保守自恋与崇洋媚外并存,自卑不安与野心勃勃并存。”
很多武士哪怕见识过明军强横,但大明的出现几乎打击了整个武士阶层。如果足利义满幕府完全接受明军的条件,那么他们以后将成为矿奴,再也不能作威作福。
这对于武士阶层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得知天下大名要集结人马,讨伐明军,自然也是群起响应,纷纷前往。
很快。
到了大明洪武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无数武士在各大名、家主的带领下,抵达了越前国的松原,对平安京虎视眈眈。
室町幕府时期,日本人口约数百万左右,到战国初期,约七百万,到战国后期,约有一千二百万。
这是因为南宋与日本交流频繁,传入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与先进农具过来,包括两熟的占城稻,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所以哪怕上层狗脑子都打出来,人口却不降反增。
然而战国时期,各地大名却宛如村斗,人口明明这么多,一场大战几百人,几千人。出现上万人的大战都是屈指可数,只有关原合战才有二十万人参加。
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内部过于混乱。
地方势力可不是一国大名守护说了算,藩国内部还有很多世家大族,瓜分这个藩国的人口和兵力。
如此日本明明有几百万人,可60多个令制国,每个令制国内部又有几家甚至十多个家族争权夺利,再加上地方大名守护,势力就更加分散。
每个家族与大名守护能拥有的人口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拥有的兵力自然也就几百人。
能有几千士兵都是日本最顶级的势力了。
而土岐氏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们家不仅是美浓守护,同时占据着尾张和伊势三个藩国,实力非常强大。
因此过几年后,足利义满将土岐氏视为眼中钉,通过各种手段分化、打压,最后出兵击败了土岐赖康,瓦解了他的势力。
此刻越前国的松原城外,随着土岐赖康振臂一呼,在短短的半个月内,聚集了超过五十来个大名守护,四百多个家族家督,其余武家更是不胜枚举。
粗略估计,至少来了十多万人。
甚至不止是地方势力,连足利义满的亲信将领都背叛了他,比如大内氏家督大内义弘,曾是足利义满手下猛将。
还有远江守护今川了俊,之前也是足利义满手下将领。
因而此时松原可谓是“群咸毕至”,共襄盛举!
正是二月底,春风拂面。
松原城便是后世日本福井县敦贺市一带。
这里位于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北面,而平安京则位于琵琶湖西南,离松原不过50多公里。
松原北面是海,南面是高山,唯有城池周边有广袤平原。
在平原上到处都是帐篷,陆陆续续,依旧有不知道多少武士带着人马过来,被安置在城外住宿。
而城内土岐赖康为首的诸多武将则聚集于城内府邸。
能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各藩国最强势力,手底下要是没有一千来号人,都不好意思在城里出现。
除了土岐赖康以外,还有号称“六分一众”的山名氏。
这个家族很厉害,是丹波、丹后、因幡、伯耆、美作、但马、和泉、纪伊、出云、隐岐、备后等十一国守护。
虽然十一国守护不像大内义弘一样,一个人兼任周防、长门两国守护,并且统治牢固,实力强悍。
而是这十一国守护都出自山名氏家族,并且有的统治稳固,有的则只是名义上守护,实际上还是被自己本国的家族牵制。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十分强大,联合在一起,是比土岐氏与大内氏兵力更多的最强氏族。
此刻土岐赖康、大内义弘、今川了俊、山名时熙、一色范光、细川赖之、斯波义将、京极高秀等等顶级大世家门阀家督齐聚于此。
这里面很多都是之前效忠于室町幕府的地方大名守护,以及大势力的家主。
然而足利义满投降明军,且献出天皇,还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他们觉得遭受了背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夺回天皇,哪怕昔日有仇怨的大名守护,或者家主家督,也都放弃仇恨,共同讨伐明军。
土岐赖康作为顶尖势力之一,又是盟会发起者,很快就被众人推举为盟主。
虽然其中也有不忿者,一些人认为如果这次能够击败明军,打倒室町幕府,盟主很可能成为新的幕府将军。
但形势比人强。
作为第一个站出来要会盟攻打明军,且伪造了天皇诏书的人,土岐赖康的威望一时在下层武士当中无二,很多流浪武士纷纷来投靠,势力大涨。
因此众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而松原城府邸内,由于府邸太小了,居然都坐不下那么多人,四五十号各守护大家主就只能盘膝坐在院子里,静等土岐赖康发号施令。
土岐赖康从屋子里被奴仆抬出来,他已经60来岁了,面容苍老,看着众人沉声说道:“在场的很多人都曾效力于主君,为主君尽心尽忠数十年。然而主君无道,丧权辱国,连陛下都送给了明国,这是日本国的耻辱。我听闻这世上只有爱护自己国家的道理,哪有将自己的国家出卖给外人的事情。如今明军马上就要把陛下送去明国,我们必须要上洛救出陛下,打败明军!”
“不错,当年元人何其不可一世,不最后还是败在了我们手中。我日本国有天佑,何其怕死与之一战。届时必有神风!”
大内义弘亦是站出来振臂一呼,高喊说道。
“神风!神风!神风!”
听到他的话,场中顿时欢呼了起来。
当年两场海风让元军损失惨重,日本全国皆以为两次台风是神助,自此神风成为日本一个极为神圣的称谓。
等过了一会儿,大家渐渐安静之后,土岐赖康才又说道:“这是关乎我日本国生死存亡的一战,比之当年元人还要凶险。但不要害怕,明军人数不多,据我们的内应观察,他们才数千人而已。只要我们能杀进城内,与他们近身交战,他们必死无疑。待我们杀光所有的明军,处死足利义满,救出陛下,诸位都将是日本国的英雄!”
“上洛!”
山名时熙高喊道。
“上洛!上洛!上洛!”
场内再次掀起巨大的声浪,所有人亦都亢奋了起来。
这一战。
他们要让明军知道他们日本国武士的厉害!
(本章完)